住建部原總經濟師趙暉:“好房子”將引領房地產走向歷史性轉型
編輯: 李盛元來源: 中國房產報2025-02-24 17:59:23
編輯: 李盛元來源: 中國房產報2025-02-24 17:59:2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總經濟師趙暉
好房子不是理想的問題,而是我們該補的短板。
“今后,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定是分化的。盡管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比如上海、北京房價基本穩定,甚至有所回升,但三、四線城市房價仍在下跌。因此,無論是開發商還是供應商,都應該抓住這一特點,從現在開始要更加關注投資的點在哪兒。”趙暉說。
2月21日,中國房地產報攜手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中展智奧(北京)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好房子新賽道——暖通舒適系統助力‘好房子’建設”創新論壇,住房城鄉建設部原總經濟師趙暉發表了重要演講。
他早年曾在日本留學,任教多年,對日本房地產市場有著深入了解。他認為,日本曾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破滅全過程,分析日本房地產發展歷程對我國房地產發展及“好房子”建設都有著重要啟示。
第一個啟示:房地產泡沫前后,日本房價地價走勢情況
趙暉分析了1975年~2022年日本地價走勢圖,日本房地產行情最核心的指數是地價。從1945年開始,日本地價指數一直在增長,且持續增長了將近50年,到1990年達到最高峰,由此也造就了“樓市永遠不會下跌”的神話。
1990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后到現在快30年了,至今日本的地價仍沒有恢復到當時最高峰的一半,這個教訓是非常慘痛的。日本地價及房價持續下跌了15年,此后15年進入平穩階段,不跌但也不漲。更嚴峻的是,伴隨著樓市股市一起破滅后,各行各業做什么都不賺錢了,企業和百姓失去了信心。
直到現在,日本又有一批人開始買房,他們是什么人?是至少隔了一代的人,這些人沒有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破滅,所以他們不害怕,敢于下場,這說明,房地產泡沫破滅后的恢復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甚至需要一代人的時間。當然我國發展階段與日本不同,不能說未來房地產走勢與日本完全一樣。
第二個啟示:不同地區的樓市分化
1990年,日本東京房價與全國一致達到最高點,這之后持續下跌了15年;之后平穩階段持續了7~8,2012年隨著進入金融量化寬松階段,東京房價又開始上漲;到今天,東京的房價已經超過了泡沫最高峰。日本另外的幾個大城市,當前房價已接近1990年泡沫高峰時期,但還沒有達到這個峰值。日本還有很多地方城市,當前房價則處于更低的水平。
“這兩年,東京房價在瘋狂增長,與其他地方相比呈現明顯差異,甚至讓人感覺又有些小泡沫出現了,這就是我說的,大量的是年輕人在買房,他們當時沒被蛇咬過,換了一代人甚至換了兩代人的時候,市場情況就會發生一些變化。”趙暉說。
他表示,這一特點對我們的啟示就是,今后我國房地產市場一定是分化的。盡管現在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但三、四線城市房價仍在下跌。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去化周期已降至十幾個月,有的甚至更短,但三、四線城市遠不止這個數,市場分化非常嚴重。企業在投資時,尤其需要注意這一特點。
“幾十年來,東京的住宅建設戶數基本變化不大,即使房地產泡沫破滅后變化也不大。雖然日本全國人口都在下降,但東京的人口還在持續增加。我們國家未來也會面臨人口下降問題,但要強調的是,地區分化是必然規律,日本年輕人持續流向東京,他們說在家鄉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此外去東京上大學也是重要原因。流向東京的人口中年輕人多,女性比男性多。”趙暉說。
“我退休后去東京住了一段時間,東京市場的好房子一房難求,很多中國人跑去東京買房,房價相對不太高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好房子。東京購房需求大于供給的現象比北上廣深要突出”他說。
第三個啟示:好房子將成為新趨勢,彰顯社會地位是購房者的重要購房動機
“我是1997年回國的,那個時候東京還有很多很差的房子,一種叫作木結構出租房,占據大城市住房存量近20%,相當簡陋,主要是租賃用房,這是當時東京等大城市的特色。現在再去,幾乎找不到了,都翻建成高質量的公寓。在日本,買房人通過買好房來突出‘我是住在這個高端公寓里的人’,象征我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這個心態非常強。”趙暉說。
他繼續講道,日本好房子的設計和建造并不是多么豪華,而是做得非常精致,通過精致彰顯現代與時尚。日本的公寓住房雖然很小,但高端公寓居然把一層到二層大廳都做成挑空層,這部分空間其實也是買房人付的錢,他們愿意為此付錢,目的是顯示身份。開發商為了迎合顧客需求設計建設高品質住房。即便是中等收入工薪階層住的房子,也把公寓門廳、公共空間、外立面等建得高檔和時尚精致,這是市場需求。這也是為什么好房子有市場的重要支撐。
“日本的住房沒有公攤面積,56平方米的房子相當于中國的80多平方米,很小,但他們寧可花錢買在面子上、買在高品質上,即便是壓縮自己的居住空間。如果說有一個質量差一點、面積大一點的房子,往往人們也會放棄。”
趙暉表示,這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必然,并不只是日本這樣,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也一樣。相比于住房面積,追求質量是未來購房趨勢。日本的房屋裝修都比較簡潔,不追求奢華,但質量非常高,功能非常穩定,壽命持久,無論是水龍頭、油煙機、灶臺還是空調、門窗、門把,都非常好用,讓住的人生活起來有一種安心感。
第四個啟示:質量是房地產發展的長遠大計。
“我們的房子差在哪?是質量,而不是面積。”趙暉說。
“我有十多年沒去過東京,再去之后有些恍惚,為什么東京看著像一個新城市,而北京卻像舊城市?從發展階段看我們應該是新城市,東京應該是舊城市。后來發現,并不是東京都蓋了新房子,而是很多舊房子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特別漂亮。這些房子都是普通民房,并不是高檔房。”他說。“北京與東京的城市建設面貌包括功能差距十分明顯。”
“對比來看,日本的房子在結構質量、設施設備、防水、隔音、隔熱、生活便捷性方面,都比我們的房子要高一些。”他反問道,我們能不能把房子做得精致一些?
他認為,日本房子質量高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國民對質量普遍有高要求,質量越高的產品,他們越要追求。二是從業者精益求精的精神,這是值得很多國家學習的。“我看過日本的幾個施工現場,鋪馬路牙子時,一個老頭兒每鋪一塊,都要趴下身子看縫是否對齊,并拿白毛巾擦磚面和縫隙。沒人監督他,這是一種追求自身做工質量的內在自覺”。第二,使用的材料確實不一樣;第三,日本的建筑標準更加完善和詳盡;第四,日本的市場清明、責任清晰。
“要實現好房子目標,最重要的還是要認識到標準的重要性。住建部部長倪虹在某重要研討會上講過一句話,他說一定要用國際眼光去對待我們的標準。為什么中國人能生產全世界最好的手機?為什么中國人能生產全世界最好的電動汽車、最好的輪船?就是因為這些行業的產品要拿到全世界競爭,與國際最先進企業競爭,必須以世界最高標準為要求。他們是我國現代化的標志,是我們的驕傲。但是說句不好聽的,我們建好沒多久就顯得老舊的房子、普遍看到破爛狀態的人行道,等城市建設質量和形象,給我們國家現代化形象拖后腿了。其中一個原因是建設這個行業屬于地域性行業,在本地區賣出去、交代過去就行了,無需與其他地區更不用與國際高質量產品比較、競爭。我們建設行業要有萬分緊迫感和責任感。建設好房子,不是未來的理想,而是我們必須抓緊補上的欠賬。”
第五個啟示:非常出色的住宅修繕機制
在日本,通過持續充分的修繕來確保住房的價值、功能和質量,居民都有這個理念。趙暉說,充裕的資金籌集機制即住房修繕基金制度很值得我們借鑒。在日本,房屋所有者除每個月繳納物業管理費外,還要繳納住宅維修基金。
“日本東京的住宅維修基金大約10年提高一個額度,因為那個時候房屋老化更厲害了,要修的工作量更大了,修的項目也更多了,對此居民都認同。再過十年再提高維修基金繳納額,越老的房子要交的維修基金越高。中國的北京則是倒過來,越新的房子物業管理費越貴;越老的房子物業費越便宜。”
“雖然房地產仍面臨很多問題,但我堅信會一步步克服這些問題。我們的房地產發展仍在途中,前景美好,‘好房子’建設也將引領房地產走向歷史性轉型。”趙暉說。
(中房報記者許倩丨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