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廣信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開展心腔內超聲直視下乳頭肌室早射頻消融手術
編輯: 經琬來源: 上饒市廣信區人民醫院2025-01-25 20:55:27
編輯: 經琬來源: 上饒市廣信區人民醫院2025-01-25 20:55:27
1月18日,廣信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黃朝發副院長團隊在李菊香教授、楊兵教授團隊指導下,運用ICE(心腔內超聲)技術結合三維標測系統成功完成一例左室乳頭肌來源室性早搏射頻消融術,此次心腔內超聲(ICE)引導下射頻消融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心血管內科在電生理領域取得了又一次突破性的進展,正式邁入心律失常“精準治療”新時代!
該患者為62歲男性,半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脈支架植入術,之后出現頻發室性早搏,于外院行室早消融術,手術效果不理想,24小時動態心電圖提示早搏數全天有將近2近2萬。患者癥狀感明顯,來該院李菊香教授門診就診,李教授根據患者心電圖及病史,考慮室早來源于左室乳頭肌,可以運用ICE(心腔內超聲)技術結合三維標測系統行射頻消融術,構建左心室乳頭肌結構,準確引導消融導管到達并貼靠乳頭肌,提高消融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消融損傷。
手術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楊兵教授團隊指導下進行,術中發現患者左心室乳頭肌有3組(apm2個肌柱,ppm1個肌柱),提示了左室心臟解剖的特殊性,構建左心室后組乳頭肌模型后,使用消融導管在后組乳頭肌附近進行激動標測,結果提示后組乳頭肌中遠端激動領先,較體表QRS波起始提前68ms,局部有尖峰樣電位,消融導管大頭保證穩定貼靠時消融治療,室早完全消失,觀察半小時并使用藥物誘發也不再發作室早。復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無室早出現,手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