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年味 樂享健康
編輯: 李盛元來源: 北京青年報2025-01-22 09:06:58
編輯: 李盛元來源: 北京青年報2025-01-22 09:06:58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喜慶的氛圍彌漫在每個角落。不過,在這闔家團聚、舉杯同慶的時刻,也別忘記要吃得健康。
警惕節日餐桌上的美食刺客
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必不可少,但要小心那些潛藏在節日餐桌上的“美食刺客”。
1.有殼帶刺的海鮮
河鮮、海鮮既美味又營養,是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但是這類食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擁有鋒利的刺或是堅硬的殼。與之相似的食物還有鋒利的骨頭碎片、尖銳的棗核等等。
這些異物如果卡在食管中,可能會導致食管的損傷、破裂,而食管與胸腔毗鄰,如果鋒利的異物穿透食管,進一步穿透胸腔,就可能會出現膿胸、氣胸等。
此時,你可能會感到胸悶、憋氣、呼吸困難,重要的血管受到損傷,甚至可能會出現咳血。
見招拆招
如果吞咽了堅硬異物,一定不要用一些“土辦法”自救,比如吞咽饅頭等固體食物或是喝醋軟化等。因為不斷吞咽的動作可能讓原本卡在淺部的異物越進越深,甚至穿透消化道進而進入胸腔、腹腔,而醋的酸度對于想要軟化的魚刺、蟹殼更是微乎其微。
如果你被堅硬或是較為鋒利的食物卡喉或劃傷喉嚨,正確做法是盡快就醫。喉部的異物經過喉鏡等簡單的處理即可取出,進入胃部或是腸道的異物可能需要胃腸鏡的輔助,甚至需要手術治療。而如果吞咽的是較為堅硬但光滑的食物,此時,您需要嚴密觀察腹部的情況,有沒有腹痛、腹脹、排氣排便停止等梗阻的表現,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及時就醫。
2.富含鞣酸的水果
春節走親訪友,喝茶聊天,冰冰甜甜的糖葫蘆和軟糯香甜的柿餅絕對是既美味又應景的吃食。不過,山楂、柿子這些人們日常非常喜歡的水果同樣隱藏著一些隱患,在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不可消化的纖維。
鞣酸與胃酸反應的同時,與食物中的果膠、纖維素等結合,就會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由于這些沉淀物不能被胃腸道吸收,如果卡在胃腸道之中就會形成腸梗阻,更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胃腸道的潰瘍、穿孔。
見招拆招
柿子、山楂雖美味,食用需有度,特別是不要在空腹的情況下吃。當然,除了特殊的飲食習慣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曾經做過腹部的手術、胃腸道蠕動緩慢、糖尿病導致胃輕癱等。對于這些人群,由于食物在消化道內滯留的時間較長,從而增加了梗阻的風險。
因此,如果您有以上的危險因素,近期吃了大量的柿子、山楂,或是未成熟的香蕉等富含鞣酸的水果,并且出現了腹脹、腹痛、嘔吐,特別是出現嘔吐、排氣、排便減少等表現,那么就需要注意了。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出現了胃腸道的梗阻,不要耽擱,一定及時就醫。
3.過夜的涼菜冷食
節日的餐桌上難免出現剩菜剩飯,為了避免浪費,大家往往會選擇打包放入冰箱。此時你需要注意“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與其他細菌不同,李斯特菌耐低溫,在0℃至4℃的低溫下仍可以緩慢生長。受其污染的食物如果沒有經過充分的加熱就吃下肚,很可能被感染。因此,大家特別需要注意一些開袋即食的冷藏食品,如果一次性未食用完畢放回冰箱,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
見招拆招
光盤行動也是節儉的好習慣。此外,冰箱里冷藏食物時間不要過長,一定要充分加熱后再享用美味。如果你吃完冰箱冷藏食物(尤其是即食食物)后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發熱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特別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小兒或是糖尿病患者以及孕婦,因為早期的抗感染治療對于李斯特菌導致的感染尤為重要。
節日飲食幾大要點給健康加點料
春節前后,正值冬春交替——從“冬藏”向“春生”過渡的關鍵節點。節日期間容易出現飲食不規律、不均衡的現象,做好以下幾點,為身體“加油”。
1.蔬菜多一點
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多種人體有益植物化學物,像圓白菜、西芹、角瓜、青椒、甘藍、大白菜、油麥菜、洋蔥、蘿卜等。推薦餐餐有蔬菜,每日攝入新鮮蔬菜500克以上,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蔬菜烹調最好先洗后切、現切現炒、急火快炒、開湯下菜、做好即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蔬菜的營養價值。
2.飲食淡一點
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以清淡少鹽為宜,優先選擇天然調味料(如花椒、八角、辣椒、蔥、姜、蒜等)代替食鹽。盡可能減少加工食品(如鹵肉、熏雞、烤鴨等)、預包裝食品(如薯片、方便面、火腿、粉腸等)、調味料(如雞精、味精、生抽、老抽、醬油、甜面醬、番茄醬等)中的“隱形鹽”的攝入。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日常飲水以白開水或淡茶水為主,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3.水果多一點
水果為人體提供水分、糖類、礦物質、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多種維生素、有機酸、多酚類物質、芳香物質、天然色素、膳食纖維等營養和保健成分。推薦天天吃水果,每天攝入200至350克新鮮水果,鮮榨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選擇水果重在“新鮮”,貴在“多樣”,通過清水洗滌、除去果皮等方法去除水果表面殘留的農藥和寄生蟲卵。糖尿病患者或高血糖人群可選擇低糖或糖分少的水果,如梨、蘋果等。
4.堅果來一點
堅果作為休閑、待人接客、饋贈親友的佳品,主要包括核桃、扁桃仁、杏仁、腰果、開心果、松子、南瓜子、花生、葵花子等,因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適量食用有益健康。但堅果屬于高能量食物,過量食用會導致超重和肥胖,最好每周控制在50至70克左右。
?5.肉類要適量
肉類富含蛋白質,以及鐵、鋅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但肉類往往含有較多的脂肪,畜肉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即便是豬瘦肉其脂肪含量也在6.2%左右,羊肉次之,牛肉最低。與之不同的是,魚肉,特別是深海魚,往往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益。
推薦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動物性食物總量120至200克,相當于每周攝入魚類兩次或300至500克、畜禽肉300至500克、蛋類300至350克。
6.奶類多一點
牛奶營養密度高且易消化吸收,推薦“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攝入量相當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態奶”。
奶類選擇不同人群對號入座:正常人群、兒童青少年可選擇全脂純牛奶;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選擇酸奶或不含乳糖或含乳糖酶的牛奶;超重、肥胖、血脂異常人群優先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老年人群優先選擇高鈣低脂牛奶。
7.飲酒悠著點
春節期間,敬長輩、串親戚、訪朋友,把酒言歡在所難免,但注意“小酒怡情,大酒傷身”,飲酒要適量。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酒精也是能量的重要來源,每克酒精可提供七千卡的熱量,長期飲酒也會引發超重、肥胖問題。此外,服用頭孢類和某硝唑類藥類時絕不能飲酒,以免發生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