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鋼集團:千億新鋼 向“新”而行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經濟晚報2024-12-31 12:20:57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經濟晚報2024-12-31 12:20:57
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鋼集團”)作為駐贛央企、江西省內鋼鐵龍頭企業,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以“亮立新鋼”黨建工作品牌推動新形勢下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共進;以管理創新、形象創新、融合創新為突破口,不斷塑造并強化新質生產力,使之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持續加強環境治理,踐行綠色發展。圖為新鋼集團廠區一角。
管理創新 打造全新發展引擎
創新,是新鋼故事的開端。
在江西新余這樣一個內陸省份的內陸城市,深化改革背后所要面臨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但在新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建榮看來,沒有區位優勢的新鋼,要想生存發展得更好,必須加強管理創新,堅持體制改革。
1000多個日夜,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改革從未止步。新鋼集團全面取消“廠”級層次,落地“大中心+大事業部”制組織架構……有的部門、單位進行了合并整合,有的部門、單位調整了業務范圍,總的原則都是“一企一業、一業一企”,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管理極簡”。
截至今年9月,新鋼集團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已推進到第十一輪,廠部機構由61個精簡為31個,精簡率為49.2%;管理室由255個精簡為175個,精簡率為31.4%;作業區由134個精簡為90個,精簡率32.8%。管理創新為新鋼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內驅動力。
2023年,新鋼集團將研發經費占鋼鐵主營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推動產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去年9月,新鋼集團突破現有裝備極限,成功軋制世界最薄無取向電工鋼,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產品的成功研發,實現了國內0.1毫米寬幅超薄無取向電工鋼軋制的首次突破,也是全球鋼鐵行業首次實現1250毫米寬幅0.1毫米超薄無取向電工鋼的全流程生產。電工鋼產品成功打入比亞迪、加西貝拉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核心供貨圈,新鋼股份也成為2023年唯一榮獲比亞迪特別貢獻獎的鋼鐵企業。
成功軋制世界最薄無取向電工鋼,實現1250毫米寬幅0.1毫米超薄無取向電工鋼全流程生產。圖為職工展示“手撕鋼”場景。
圍繞重點領域要求,新鋼集團聚焦精品研發,以過硬實力成為全球首家具備550兆帕應力幅鋼絞線生產資質的鋼企,被指定為“中國天眼”鋼絞線獨家供應商。
2023年,新鋼集團容器用中厚板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二,全年開發出9Ni鋼等21個新品種,高強度橋梁鋼、高強度結構鋼、超高強度海工鋼都已實現批量化生產。新能源車用高牌號電工鋼項目獲省“揭榜掛帥”立項,熱軋卷板產線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四部委授予“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寶武中央研究院新鋼技術中心揭牌,技術中心成為江西鋼鐵行業唯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對標找差、雙基管理、一人一表、精益產線……近兩年來,新鋼集團越來越多先進管理工具成為亮點。選定19家標桿企業、195個標桿指標,堅持定目標、定責任、定舉措、定節點進行趕超;覆蓋所有產線,現場標桿打造10個五星級作業現場和118個優秀功能站室,管理標桿推進78條精益產線創建,確保標準化作業和效率提升。
在推進職級體系改革的基礎上,新鋼集團對標行業先進,邀請專家對公司績效管理進行問診把脈;取經兄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經驗,開展一人一表全員績效賽馬,按“271”原則強制分布考評結果,設置人力資源儲備中心,推動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
打破傳統機制束縛和管理藩籬,實行降本增效超利分成激勵方案,根據各事業部最關鍵指標與標桿企業的縮差情況,對超利指標實行重獎。截至目前,公司共拿出4000多萬元給業績表現突出的二級單位發放超利分成獎,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高漲。
形象創新 堅守綠色發展底色
3月27日10點18分,伴隨著歡快的禮花次第綻放,新鋼集團2024年首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高效發電一期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正式破土動工,打響了公司今年超低排放改造頭一炮。
廠是一座城,城是半座廠。新余因鋼設市、因鋼興市,也因此,新鋼集團的每一次提質發展都牽動著新余市民的心。
矚目“城市鋼廠”的焦點,新鋼集團踐行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從未懈怠。多年來,新鋼集團一邊開展環保治理項目,在生產過程中減少污染源;一邊實行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投入百億元更新設備,從根源上節能降耗。
2024年10月30日,全球最大、工藝最先進、最低碳環保的660平方米燒結機及配套系統成功熱負荷試車。圖為熱負荷試車現場。
劉建榮在履新新鋼集團不久,就提出“三極新鋼”管理理念,強調要在“消耗極限”上深耕細耘,改革箭頭直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圍繞加快超低排放,新鋼集團逐年增加節能環保投入,項目接連落地。
智能環保綜合料場,礦粉全部進棚;22個焦爐筒倉,煤粉“顆粒歸倉”;煤氣高效發電,余熱余壓循環,自發電比例達到65%;機電修造園屋頂光伏發電,年發電量436萬千瓦時;塵泥綜合治理,年處理塵泥25萬噸、產返爐料17.9萬噸;三臺燒結機、兩座6米焦爐、兩座7米焦爐全部超低排放;中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項目,工業廢水重變新水,還可放養錦鯉;電弧爐節能環保升級改造,煙氣超低排放,固體廢棄物全部循環利用;全球最大、工藝最先進、最低碳環保的660平方米燒結機完成熱負荷試車……
22座巨型筒倉,讓數十萬噸原料煤粉顆粒歸倉。圖為焦爐筒倉。
截至目前,新鋼集團持續投資190億元實施了400余個環境治理項目,貫穿燒結、球團、煉鐵、煉鋼、軋鋼、備煤、煉焦等全流程。
隨著2022年年底焦化系統超低排放改造項目100%完成投用,新鋼集團廢氣處理設施200余套全部落地,實現無組織排放下降80%以上;90余個廢水治理項目,焦化廢水更是實現了“零排放”,每年可減少工業新水100萬噸。
固廢資源化,價值化利用得到進一步實現。圖為塵泥綜合治理項目。
在原有產業“節能減排”上厚植優勢后,新鋼集團又瞄準了產業轉型升級,從根源上“降碳”。
2018年,新鋼集團啟動了產業轉型升級改造工程。這其中,耗時2年多建成的當前世界最大膜結構建筑群智能環保綜合料場,讓延續了60多年的全裸露堆放露天料場徹底告別歷史舞臺,無組織排放下降80%以上,每年可減少顆粒物排放9400噸。22座巨型筒倉,讓數十萬噸原料煤粉顆粒歸倉,企業真正實現“用煤不見煤,用礦不見礦”。
2022年,新鋼焦化系統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全面竣工投產。圖為新建7米焦爐。
2024年,全球最大、工藝最先進、最低碳環保的660平方米燒結機及配套系統成功熱負荷試車。這臺燒結機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改造要求設計建設,整個系統不但選用行業前沿技術,而且裝備先進、綠色低碳。其中機頭煙氣治理技術采用機頭布袋除塵+活性炭脫硫脫硝一體化,為全新技術路線,不但可滿足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指標要求,而且系統可實現綠色低碳節能運行模式。
長期以來,超低排放改造一直是新鋼集團領導班子心中最關切的要事之一。
2023年,新鋼集團先后邀請冶金規劃院、生態環境部評估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三個“國家隊”對公司有組織、無組織、清潔運輸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并形成了預評估報告和問題清單,為超低排放改造指明了方向。
同年8月,劉建榮組織召開了年中環保大會,將超低排放改造推向了高潮。為加快超低排放改造進程,新鋼集團對標行業先進,先后開展項目交流200余場,確定工藝技術路線。
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圖為新鋼廠區綠色步道。
在行業形勢嚴峻的當前,新鋼集團仍全力支持超低排放改造,明確要求不得壓減環保項目、不得縮減環保投資,為環保項目上馬開綠燈。2024年共梳理出31個新增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新增項目總投資21.7億元,并為每個項目制定掛圖作戰表,“一把手”作為項目負責人。
數據最有說服力。據新余市生態環境局統計,新余市空氣環境PM2.5年均濃度從2017年的46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了41.3%,優良率從2017年的88.8%提升至2024年的96.6%,增長了7.8個百分點。
融合創新 唱響“一帶一路”?贊歌
“風從海上來,夢從贛鄱起”,這是改革之風,也是開放之風。新鋼集團與鋼鐵航母——中國寶武的成功牽手,帶動公司走出區域發展閉環,全面參與寶武體系分工協作,加速融入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體系,給新鋼集團未來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戰略選擇。
9月6日,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全省2024年度省級“數字領航”企業名單,新鋼集團入圍其中,榮獲江西省2024年度省級“數字領航”企業稱號。
近年來,新鋼集團不斷塑造并強化新質生產力,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自2021年起,新鋼集團高位推進“數智新鋼”建設,成立了以董事長、總經理為雙組長的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數字化轉型辦公室(以下簡稱“數字辦”)全面貫徹落實。
在數字辦和數智化部的共同努力下,新鋼集團在智慧產線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同時,與寶信軟件、中國移動、華為公司、海康威視、北科大、東北大學等國內外一流數字技術服務企業、高校開展合作,聯手建設“數智新鋼”,向著鋼鐵行業數字化標桿企業大步邁進。
新鋼股份肩負國企走向世界的使命擔當,不斷開拓國際化市場。圖為職工查驗“一帶一路”出口鋼鐵產品。
如今的新鋼,“數字化”一詞早已融入了方方面面——
在煉鐵智慧集控中心,超融合虛擬化技術與現場近120臺高清攝像頭,賦予了兩座江西省最大的2500立方米高爐智慧的“大腦”與明亮的“眼睛”;在硅鋼薄板事業部薄板作業區,無人行車在庫房內迅速穿行,將一卷卷鋼卷自動且精準地送出庫房……
目前,新鋼各條產線上正活躍著近100臺工業機器人,它們奮戰在精細操作及環境惡劣的崗位上,24小時大顯身手;建設完成全智能運行的“黑燈工廠”2個,相較人工操作大幅提升了勞動效率。
憑借著這些數字化轉型工作,新鋼集團近年分別榮獲江西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江西省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江西省工業領域優秀典范案例等多項榮譽,新鋼集團鋼材制造運營與產業鏈協同大數據中心項目獲“數據要素×工業制造”賽道一等獎。
?
加速智慧運營,著力推動數智新鋼建設。圖為快分實驗室。
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對鋼鐵需求不斷增加。2023年,新鋼集團出口產品覆蓋國家及地區29個,全年出口量達到51萬噸。
今年1月,來自玻利維亞的33位學員走進新鋼集團開展實踐學習,在這里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冶金工藝全流程培訓。目前,這批玻利維亞學員已完成全部學業回國,參與穆通鋼廠的建設與運營。屆時,作為中玻兩國在備忘錄中簽署的首個“一帶一路”項目,投運后的穆通鋼廠將成為玻利維亞歷史上的第一座綜合性鋼鐵廠,有效推進玻利維亞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
廠城融合,共生共榮,支持和帶動地方經濟,也是新鋼集團始終如一的初心。
在海外,新鋼新加坡公司圍繞經營、安全、合規建設、人才發展及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不斷開拓國際化市場,加強海外履責,持續為當地政府創造價值。
在國內,以新鋼集團為核心的鋼鐵生產和鋼材加工產業集群,被列為江西省重點產業集群。作為中國寶武江西總部,新鋼集團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幫助和支持地方經濟為己任,持續引入寶武在江西投資項目,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在全面推進企業戰略落地過程中,新鋼集團將進一步主動融入江西發展大局,圍繞落實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不斷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努力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展現更大擔當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鋼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