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華東交大!這名江西人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宣傳2024-12-09 17:26:23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宣傳2024-12-09 17:26:23
今天你是否
也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
單杏花是何許人也?
高峰日均訪問量達到500億次量級
日售票量超2000萬張
……
作為全球最大的實時票務系統
鐵路12306的“成績單”十分亮眼
而它背后站立著的
便是被譽為12306“最強大腦”的
單杏花
單杏花,上饒婺源人,華東交通大學1996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研究生。長期從事鐵路客票、客運營銷決策、客運收益管理、電子商務、旅客服務等客運相關領域信息系統研發和重大工程。鐵路客運信息化領域的領軍人物和中國鐵路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研發的技術帶頭人,現任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被譽為“12306”系統的最強大腦。
成為全球最大票務系統
2012年春運
剛剛上線的12306互聯網售票系統
在數以百萬計的峰值訪問量沖擊下
出現系統“崩潰”
鋪天蓋地的質疑
壓向了單杏花和她的團隊
建設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
到底難在哪里?
拿京滬高鐵這一條線來說
從北京到上海一共有24個站
乘客在每一站都有可能上下車
那每張車票就有276種賣法
假如一趟車有1000個座位
僅僅這一趟車
就很可能會裂解產生上萬種售票方式
再加上大家可以隨時
訂票、退票和改簽
同時,還要跟全國數以千計的
線下售票窗口做到數據的
同時刷新、實時同步
需要運算的數據量是驚人的
備受煎熬的2012年春運結束后
單杏花下定決心:
一定要做出讓全國人民滿意的系統
2013年的春運潮如期而至
單杏花和團隊成員們
再一次坐在了指揮大廳里
當面對最高日銷量
364.1萬張的峰值沖擊時
12306經受住了考驗
大家激動得熱淚盈眶
這背后
是單杏花帶領團隊
在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挑燈奮戰
這背后
是單杏花銳意創新
將異步交易排隊等技術和方法
創新應用于鐵路售票的突破實踐
十幾年后的今天
12306已經成長為
高峰日均訪問量超500億次
日售票量超2000萬張
服務中國人“說走就走”的
全球最大票務系統
背后的為民情懷
2017年
鐵路電子客票改革開始實施
單杏花和團隊開始
在海南環島高鐵進行試點測試
但系統一上線就遇到難題
使用藍色紙票的乘客3秒通行
而測試刷身份證進站的乘客
因為人臉識別太慢排起了長隊
這次試點測試之后
單杏花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只有堅持人工智能技術自主研發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創新采用人臉識別
數據并行式計算等新方法
經過幾個月的技術攻堅
單杏花團隊終于把旅客過閘平均時間
縮短到了1.5秒
比“插票過閘機”平均用時
縮短了一半
2020年6月20日凌晨
全國普速列車車站在夜幕中
悄無聲息地完成了系統切換
至此
我國鐵路客運服務
全面進入電子客票時代
2021年12月3日
中老鐵路全線通車運行
2023年9月7日
雅萬高鐵開通運行
單杏花團隊打造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
適應當地條件和習慣的
中老鐵路客票系統
雅萬高鐵客票系統
走出國門
為中國高鐵這張“亮麗名片”
增光添彩
如今,單杏花有了更多考慮
今天,12306推出的
空鐵聯運、鐵水聯運
幫助旅客解決
高鐵轉飛機、高鐵轉輪船的
中轉和換乘問題
“12306扶貧商城”的上線
幫助25個省份306個地區的
5000余種農產品打開銷路
助力鄉村振興
不僅要給旅客更高效、更便捷的
出行組合方案
還能提供吃、住、行,游、購、娛
一攬子出行服務
一張火車票將她帶向一生追逐的事業
回首自己走過28年的
鐵路客票科技創新之路
至今單杏花還清楚地記得
是17歲那年
人生中的第一張火車票
帶她走出了江西上饒婺源的大山
走向了山外面的廣闊世界
是啊,是這一張張小小的火車票
指引我們走向了夢想之地
牽著我們踏上了回家歸途
伴隨我們走過了春夏秋冬
……
這一張車票和這一路風景
是單杏花不懈奮斗的漫漫征途
更是新時代創新中國
連接與世界同頻共振的時代脈搏
書寫交通強國的嶄新篇章
此刻,我們也無比堅信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一路生花、終抵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