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文明實踐的故事丨我的宣講故事——賬單里的中國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日報2024-11-26 10:44:22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日報2024-11-26 10:44:22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升文明實踐隊伍能力水平,推動文明實踐精準化、品牌化發展,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舉辦了全省文明實踐員風采大賽。
為了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帶頭作用,促進經驗交流與分享,省文明辦在“文明江西”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我與文明實踐的故事》專欄。專欄將分階段地展示風采大賽中的杰出選手及其事跡,旨在記錄并展示一系列關于文明實踐的感人故事,通過真實的人物經歷和生動的實踐案例,激發更多人的參與熱情,共同推動江西省文明實踐工作邁向新的高度。
我叫仲祉泫,2022年10月,我被聘任為信州區東市街道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員,2024年初還被選聘為信州區“言而有信”宣講團和“信星之火”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團成員。這天,我來到茅家嶺街道楊家湖社區文明實踐站進行宣講,這是我第一次向群眾宣講何為中國式現代化,他們臉上寫滿了困惑。甚至后來,大爺大媽們直接忽略我,聊起生活瑣事來。既然這樣,于是我也拿出了我家的生活賬單來聊聊柴米油鹽。
閨女的特長班、父母的夕陽紅旅行團、朋友間的人情交往,還有我的瑜伽課電影票,這不算不知道,一算一大跳!這一筆筆一條條可真不少!看我一臉愁苦,居民們卻笑了,紛紛表示差不多,有位大媽甚至還寬我的心說:“我閨女家還多了條狗要養呢!我閨女說了這叫情緒價值,得花!”
可四十年前,錢可不是這么花的。1984年9月,我外婆記錄的家庭月支出,竟是買米、買菜、買洗發水、買肥皂等必備的生活物資!要買件新衣服都得等到過年呢。這么一比,發現了嗎,咱的消費品變了、消費觀也變了,而這變化背后就是因為隨著咱中國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咱們的精神需求也多起來了。用大媽的話說:“這錢,得花。”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那就是既要富裕的口袋也要富足的腦袋,真正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實不光家庭賬單如此,我們的國家賬單也是一樣!黨為了老百姓的這份“滿足”,將國家建設的賬單書寫得相當出彩:
生活上,不止咱們,全世界都用上了“made inchina”,咱們中國制造業規模世界第一;餐桌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我們自己手里,咱們中國谷物總產量世界第一;住房上,2億多困難群眾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改善了住房條件,咱們中國住房保障體系世界第一;交通上,中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咱們中國速度的運營里程世界第一!
你以為這張賬單到此結束了嗎?
不,這才剛開始!接下來的精神文明賬單更是筆筆精彩:文藝作品里、櫥窗T臺上,越來越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觀眾視野,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人大會場上、基層群眾中,全過程人民民主實實在在地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我們更加堅定制度自信;百姓舞臺上、鄉村院落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各種文明實踐活動深入人心,我們更加堅定理論自信;百年黨史,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事實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不可取代,我們更加堅定道路自信!
數不清的精神文明實踐,道不完的精神文明碩果,百花齊放、百舸爭流。這就是我們的精神文明賬單,它讓我們倍感幸福、倍感驕傲!
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像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共同邁進才能走出一條幸福道路,才能書寫出“中國特色的幸福賬單”。
沒錯,當我學會運用群眾熟悉的人和事,用群眾聽得懂、易明白、接地氣的方言土語宣講后,迎接我的再也不是群眾臉上困惑的表情,而是如此刻一般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我知道黨的創新理論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而已,它們正在進村入戶“飛入尋常百姓家!”
上饒市信州區東市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信州區東市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位于信州區茶圣東路333號,占地面積300平方米,設有理論宣講室、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健身活動室、科普宣傳室等功能室,并配備相應的設施,滿足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等多種活動需求。
近年來,東市街道文明實踐所秉持“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理念,每月擬訂文明實踐活動計劃,利用線上“微夜校”平臺、線下“我們的節日”活動,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文明實踐活動,切實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同時,在社區組建“黨員紅、志愿橙、網格藍、銀發白、橄欖綠”等五色志愿服務隊伍。志愿者來自不同領域,包括黨員干部、社區居民、文藝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等,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做到活動有主題,活動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