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日報丨做優做強做大制造業“強省重器” 江西挺起“工業脊梁”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甘肅經濟日報2024-06-13 10:04:21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甘肅經濟日報2024-06-13 10:04:21
江西是我國工業化建設的“開山之地”。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柴油輪式拖拉機、第一輛軍用邊三輪摩托車、第一枚海防導彈等,就誕生于江西。
近年來,江西創新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持續主攻工業、強攻產業,實現了從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的歷史性轉變。江西工業增加值2021年邁入“萬億元俱樂部”,2023年達1.12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完成萬億元三級跳,2023年達4.09萬億元。當前,江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突破1.8萬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產業集群達4個,500億元產業集群達14個。江西進入了新興工業大省行列。
江西工業發展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引起普遍關注。6月初,向“新”而行 逐“高”而進——全國經濟媒體看江西調研采風活動深入南昌、上饒、景德鎮三地,在生產一線感受了江西工業的強勁脈動。
創新引領主導產業提速進位
江西12個制造業重點產業鏈、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電子信息產業占據首位。電子信息產業也是南昌第一大產業,2023年,南昌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營收突破2400億元,躍升江西首位。
南昌華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位列這一產業第一方陣。成立于2017年的南昌華勤,短短五年間便建立起南昌研發中心、第一及第二制造中心、千億配套產業基地等項目。2023年,南昌華勤在南昌地區出貨量達1.6億臺,營收突破520億元,排名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62位、南昌民營企業30強第3位。
南昌華勤技術質量總監胡少剛介紹,目前,南昌華勤已成為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筆電生產制造中心,智能終端、高性能計算等核心業務保持快速增長。
南昌工業企業勇拓藍海,爭攀高地。南昌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南昌市制定了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810”行動計劃,明確主要目標、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同時,大力推動數字賦能、科技創新。2023年度,南昌在江西工業高質量發展考核中位列第2位,連續6年獲評江西工業高質量發展先進設區市。
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濟晚報記者 許玉宸 攝
奮進七個年頭之后,江西兆馳已完成GaN材料藍綠光和GaAs材料紅黃光全色系LED芯片產業布局,產能規模達110萬片/月,位居全球第一,產品應用涵蓋半導體照明、背光、顯示及車載、植物照明等細分領域,領航業內。江西兆馳總裁辦主任王蓉介紹,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近45億元。
王蓉說,江西兆馳先后投資100億元,打造了全球單體產能規模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工廠,建設了行業領先的“5G+智慧工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業內率先實現了全工序智能化生產。
創新驅動,智造未來。2023年,江西電子信息產業營收達到1.08萬億元,居全國第四位。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營收分別接近8000億元和7000億元,今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一季度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0.5%、17.1%,加速向萬億元級挺進。
搶占先機“新三樣”領跑新賽道
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86億元,光伏組件出貨量達到78.5吉瓦,出貨量第五次排名全球第一,全球市場占有率近15%……這一搶眼“成績單”,是位于上饒經開區的“光伏超級工廠”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
上饒是江西新興戰略性產業重點布局地之一。上饒“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發展勢頭十分迅猛。2023年,出口總額達344億多元,增長44.9%,占江西省“新三樣”產品出口總額的75.7%,與安徽全省(390.6億元)基本相當,達到了浙江全省(1264.55億元)的四分之一。
上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饒清華介紹,上饒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突飛猛進,誕生了1個千億級園區、2個千億級產業、1個千億級企業,新型工業化千億級發展矩陣已經形成。
“行業標桿”,是上饒“新三樣”企業的鮮明標簽。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濟晚報記者 許玉宸 攝
光伏新能源是上饒2個千億級產業之一,晶科能源則是唯一的千億級企業。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國內及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國家設有14個全球化生產基地,市場覆蓋19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余家客戶。
擁有不斷突破世界紀錄的創新能力,是晶科能源光伏組件出貨量占據全球第一的法寶。錢晶說,持續的顛覆式創新,需要持續的顛覆式投入。近三年,晶科能源研發投入超過200億元,技術創新能力領跑全球。在電池片轉換效率和組件功率方面,晶科已連續26次突破行業量產或實驗室測試紀錄。2024年,晶科N型組件出貨占比預計超過90%。
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派繁忙
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是當仁不讓的電動汽車領域排頭兵。走進江西吉利,生產線上工人緊張作業,機器手臂抓取汽車部件有序移動,經過多道工序,一輛純電輕卡便展露出來。
2018年2月,總投資146億元、規劃年產20萬輛新能源智能化新一代城市商用車的江西吉利落戶上饒。江西吉利總經理王建斌介紹,2023年,江西吉利交付的新能源商用車較上一年增長77%,主導產品鋒銳小卡和星智輕卡累計銷量排名全國第一,迅速成為新能源商用車第一品牌。目前,江西吉利在“醇氫+電動”兩大核心技術路線基礎上,打造了純電、醇氫、增程式及換電等多動力產品矩陣,覆蓋城配物流全場景。
2021年12月成立的蜂巢能源科技(上饒)有限公司,則是短刀電池領域的先行者。蜂巢能源上饒基地副總經理劉金山介紹,公司自主開發的無鈷正極材料、短刀電池、超高速疊片工藝等均處于行業前列。目前,蜂巢能源自主研發的L400短刀電池已成為PHEV市場的明星單品,配套超20余款車型;創新產品無鈷電池也開始配套明星車型,即將迎來出貨期。
打造世界光伏城、江西重要汽車產業基地、鋰電全產業鏈,是上饒的既定目標。《2022-2023中國光伏制造業集群發展研究》顯示,上饒市名列中國光伏制造業集群產值全國地級市第一。
江西省工信廳提供的數據同時顯示,當前,江西新經濟新動能蓬勃發展,新產品快速增長。其中,太陽能電池增長92.3%,新能源汽車增長47.7%,已成為江西新名片。
數字賦能優勢產業煥新升級
在江西,一貫以清新文藝外表示人的景德鎮市,也有強大的“硬核”工業——航空產業。景德鎮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淵浩介紹,目前,景德鎮市有航空制造企業102家,其中直升機整機企業4家、無人機整機企業11家和全國唯一的直升機整機設計研究所,具備年產500架整機產能,直升機廠所融合的研發優勢在全國獨一無二,產業規模達400億元。
航空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俯瞰。昌飛供圖
始建于1969年的航空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直升機科研生產基地和航空工業骨干企業,也是江西航空產業“鏈主”企業之一。1985年,直8型直升機藍天“首秀”,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生產大型直升機的國家……2022年,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機“吉祥鳥”AC313A成功首飛,標志著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再添新利器。多年來,“昌飛造”直升機書寫了中國直升機發展的多個第一。
“努力讓民族直升機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是昌飛的使命所在。隨著工業4.0時代的開啟,昌飛積聚力量,在智能制造、動部件加工、復合材料槳葉研制等方面實現多項原創技術突破。
近年來,江西把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作為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路徑,精準施策、多措并舉,通過大規模政策激勵,全面提升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水平。
醫藥是江西重點產業之一。創立于1999年的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大健康產業集團。“當前,濟民可信已在腎病、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疼痛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產品遠銷50余個國家和地區。”濟民可信品牌公關總監周明說。
同時,首個國家一類新中藥金水寶膠囊、抗腫瘤第一品牌康萊特、經典急救名方醒腦靜……濟民可信將“振興中藥”作為核心價值,研發了一批“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價格可及”的藥物。
圍繞智能化、自動化、集約化目標,濟民可信持續投入巨資,在江西、江蘇、浙江等地新建了具備全球領先技術能力的總部基地和大、小分子制藥基地;投入10多億元,對現有13個生產基地進行數千項技術工藝改造和設備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了國際一流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