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造”如何揚帆出海
編輯: 陳兮來源: 當代江西2023-12-15 13:33:16
編輯: 陳兮來源: 當代江西2023-12-15 13:33:16
一列列滿載集裝箱的跨國班列從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駛向海外,一輛輛高端皮卡“江鈴大道”馳騁在太平洋東岸智利等拉美國家,一臺臺“BLK”江西凱馬百路佳大型新能源客車出口到沙特、韓國市場……
眼下,越來越多“江西造”產品在國際市場“揚名立萬”,越來越多海外的優質產品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開放的江西越來越成為國際產業分工合作中重要的一環。
據南昌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江西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842.2億元,有進出口實績的生產型企業新增329家,累計3659家,進出口總額占同期全省外貿比重連續9個月提升,創10年來新高。
在全球貿易持續疲軟、外貿承壓的背景下,這些數據背后傳遞出怎樣的積極信號?江西如何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加速外貿形勢回穩向好?
?贛州國際陸港助力新能源汽車出口。視覺中國/供圖
“江西造”闖世界
注塑、焊纖維束線、注膠線、切膠線……走進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的空心纖維血液透析器生產車間,只見隨著機器設備的高速運轉,一件件空心纖維血液透析器被生產出來。
該公司產品覆蓋輸液(血)器、注射器等十大類上百個品種,是歐洲、東南亞無菌醫療器械市場的主要供貨商之一,其生產的空心纖維血液透析器等產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RCEP成員國等海外新興市場廣受好評。
良好的產業基礎是外貿發展的底層支撐。近年來,江西醫療健康產業發展迅猛,特別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贛字”醫療進入RCEP產業鏈供應鏈,在出口方面表現不俗。
“我們從2005年開始積極開拓出口業務,2022年以來為國家創匯6200萬美元以上。就在11月16日,我們通過線上申報的方式從贛江新區海關拿到了RCEP原產地證書,一票貨值4萬美元的空心纖維血液透析器發往了馬來西亞。”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國內市場趨于飽和、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去海外新興市場開疆拓土,越來越成為一些外向型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
近日,在上高裕盛工業有限公司,通過沖壓、拉幫、刷膠、定型、風干、檢品等生產環節,一雙雙運動鞋即將打包發往日本。作為江西省最大的鞋類加工企業之一,該公司代工生產“NIKE”國際品牌運動鞋,遠銷日本、韓國、歐盟及東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日本、韓國是公司的主要市場,在海關部門的幫扶下,我們公司成為今年宜春轄區首家通過RCEP項下‘經核準出口商’認定的企業。今年以來,我們自主簽發原產地聲明75份,涉及出口貨值232.3萬美元,獲得約11.6萬美元的關稅減讓,拿到‘真金白銀’的實惠,出口的訂單也在持續增長。”該公司關務部門負責人羅雪梅介紹道。
江西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疊加,產業特色鮮明,不少產業和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積極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RCEP成員國等國際市場,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江西開放發展的必然選擇。
九江港口岸。
新業態加速出海
臨近歲末,位于南昌綜合保稅區內的江西易路商舟供應鏈有限公司倉庫,一派繁忙的景象:核驗訂單、分揀貨物、裝盒打包一氣呵成,“嗞啦”的膠條聲此起彼伏……
分揀人員不停地向記者展示即將發往南昌本地消費者手中的進口商品,“從倉庫發出,不到24小時就能到達消費者手中,省外訂單也就兩三天送達,大大節省了物流時間。”
今年以來,贛江新區海關助力南昌月餅、鮮雞蛋等食品出口實現“零”突破,美妝、服裝加速出海……跨境電商是重要的貿易新業態,憑借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實現在家門口“買全球,賣全球”。
為了讓消費者及時收到商品,南昌海關對跨境電商商品實行“零延時”通關措施,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通過“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模式提前備貨,同時開辟“綠色通道”,提供“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單證快速審結、快速通關。
“2023年以來,我們倉庫發貨量超過70萬單,同比增長了50%。”倉庫管理負責人殷豪豪介紹。
南昌綜合保稅區。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綜合保稅區打造的退貨中心倉,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退貨倉轉移至區內,在區內進行分揀、退貨申報、上架等流程,實現退貨業務集中在同一園區范圍內的集約式倉儲。
“啟用退貨中心倉,一方面,節約了費用,縮短了退貨業務辦理時間;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自由度和滿意度更高,也能促進訂單量不斷增長。”殷豪豪補充道。
當前,隨著新能源產業生態和產品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新能源相關的產品成為近年來江西出口的主打產品,以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走進江西凱馬百路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搬運機在廠房內來回穿梭,工人正對即將出口韓國和智利的新能源客車進行調試。該公司前身是江西客車廠,在2007年獲得了客車制造業美國DOT、澳大利亞ADR安全認證。說到今年的銷售量,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晗饒有興趣:“今年出口客車總值將達4.2億元,其中新能源車型能占到三成,且持續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
如今,一個個新能源項目在南昌經開區落地,助力該區形成從零部件生產到整車制造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江西造”客車正加速出海。
經貿展會練就“國際范”
經貿交流平臺集聚八方人氣,蘊含貿易商機,是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渠道。俗話說:“生意靠撮合!”要想做好海外生意,更需要有國際化經貿交流平臺,讓更多經濟元素在市場充分涌流,互通有無,這樣才能促成合作,實現共贏。
瓷行天下,貿連全球。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符號,瓷器曾經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為國家換回大量財富的同時,也讓古老的東方文明遠播海外。這背后的歷史故事,不斷引發后人研究、遐想。
據史料記載,1729年至179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運銷中國瓷器達4300萬件。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約有3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
2023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活動現場。
始于古絲綢之路的故事,如今仍在延續。辦好一場會,“帶火”一座城。20年來,景德鎮瓷博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與日俱增,國際性不斷增強,累計有49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500家境外企業參展。此外,有50多個國家的3100多名國際陶藝家在景德鎮駐場創作,瓷博會已成為世界級的陶瓷行業交流合作、共贏共榮的重要平臺。
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在今年瓷博會上,僅開幕當天,作為專題活動之一的陶瓷跨國采購對接會現場,累計達成意向金額6676萬美元,實際成交1329萬美元。來自巴馬赫進出口公司的采購商代表孟索(Mansoor)說:“我們希望通過采購這些優質產品,將景德鎮陶瓷的美譽傳播到世界各國。”
瓷博會僅僅是江西近年來舉辦的一系列國際化經貿交流活動的縮影。僅今年就有第六屆世界綠發會、廬山全球商界精英大會、世界VR產業大會、江西省與跨國公司(上海)合作交流會等系列重大經貿活動輪番上演,持續為海內外經貿交流合作架起橋梁,給江西外貿企業創造了新的機遇。
綜觀這些展會、交流會可以發現,其國際化色彩越來越濃,參與的海外客商越來越多。“第六屆世界綠發會首次設置國際交流展區,馬來西亞、以色列作為大會主賓國,還有俄羅斯、法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參展,是江西省歷年來參展國家最多的展會,國際嘉賓比例超過30%。”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大會成果不俗,共簽約項目60個,簽約金額超992億元。眾多國際合作伙伴參與的世界性展會輪番舉辦,給江西及江西的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展示營銷自己的機會。
在世界VR產業大會會場體驗VR眼鏡。?
虛實融合,智興百業。今年的世界VR產業大會吸引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余名專業觀眾、行業專家、企業家參會,現場展示了眾多創新應用場景,包括元宇宙會場、虛擬主持人、服務數字人、VR帶看、VR明信片海報等。大會簽約項目116個,簽約金額456.15億元。
連續舉辦六屆的世界VR產業大會,已經成為全球虛擬現實資源聚合的平臺、世界了解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產業盛會的背后,彰顯的是江西深耕VR及相關產業的雄心與定力。以國際化交流平臺為媒,江西提前布局這一未來產業,經過多年培育,華為、微軟等龍頭企業紛至沓來,虛擬現實領域唯一一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南昌。
無中生有“造”出來的VR產業已經成長為江西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江西也因此成為全國VR產業的高地。
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經濟要發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以大開放推動大發展,江西外貿正在海外大市場的海洋里追風逐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