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整版報道:絲路和暢 途順心連
編輯: 經菀來源: 江西日報2023-11-06 19:11:49
編輯: 經菀來源: 江西日報2023-11-06 19:11:49
?
原標題:
“大道同行:十年‘一帶一路’上的江西印記”系列報道
絲路和暢途順心連——
一線探訪江西建設的亞非交通設施及數據中心項目
江西日報特派全媒體記者黎 軍 江西日報特派全媒體首席記者鄭榮林
題記
路,蘊含著新機遇,昭示著大發展。
路相通,情相牽,心相近,夢相連。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領域。10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持續推進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為全球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注入新活力。
從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達爾汗公路擴建項目,到贊比亞的肯尼思·卡翁達國際機場升級擴建項目,再到博茨瓦納的國家數據中心項目,江西企業在一個個工程項目中,為鋪就一條聯通世界的新絲路貢獻力量。
▲肯尼思·卡翁達國際機場航站樓成為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的網紅打卡地,吸引許多市民前來拍照留影。攝影| 江西日報特派全媒體記者吳文兵
“陸上新絲路”跑出發展加速度
10月27日11時許,晴空萬里,在蒙古國烏蘭巴托-達爾汗公路擴建項目色楞格省巴彥高勒鎮地段現場,隨著最后一車瀝青混凝土攤鋪完畢,由江西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中煤”)承建的該公路二、三標段91.25公里拓寬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成。這也意味著,該項目業主蒙古國交通運輸發展部提出的在11月1日前此兩標段開放交通的目標實現。
該項目于2020年9月18日簽約,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點工程,起點位于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終點至蒙古國第三大城市達爾汗,全長204.11公里。達爾汗是蒙古國通往俄羅斯口岸道路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通往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的必經之路,在蒙古國對外交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今年52歲的尼瑪達瓦,是中央省博爾淖爾鎮人,現居住在烏蘭巴托,需要經常往返烏蘭巴托與達爾汗,主要經營工程車運輸業務,去年分包了中煤公司8.5公里土方工程的施工和運輸。
“這條公路擴建后將帶來極大的便利,待雙向四車道開放以后會更加方便?!?月15日,尼瑪達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之前去烏蘭巴托至少需要3到4個小時,節假日車流量大的時候需要5個小時左右。公路全線通車后只需要40分鐘到1個小時,對所有蒙古國公民和從中國或俄羅斯運輸貨物的經營者來說,都提供了大大的出行便利。
尼瑪達瓦與中國、俄羅斯的企業和客商都有生意往來。農忙時,菜籽、化肥基本上從俄羅斯進口,農用設備80%是從中國采購的。今年,他就去了15趟中國的二連浩特和呼和浩特,跑了兩趟俄羅斯。因為之前交通不便,他家200公頃的土豆基地沒有利用起來,今年因為擴建公路將通車,于是試種了20公頃的土豆?!皠倓偣腿送诹说乩锏耐炼?,收成還不錯,大約368噸,主要銷往烏蘭巴托,毛收入估計有50萬元人民幣。這條公路擴建通車后,銷售便利多了,明年肯定會擴大種植面積?!?span id="audit-76dedcdd39d8470598bd552ef29c5c89" data-advice-tag-id="advice-0ca6e9dbacc74ccfb4f0b00be3fd7090" style="border-bottom:none;background:none;">尼瑪達瓦說。
項目部項目經理劉兵告訴記者,該項目還是蒙古國最大的民生項目之一,雙向四車道瀝青路的建成,將大大緩解兩個主要城市的交通擁堵,為當地居民冬季安全快速出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這個項目對于江西中煤而言,是迄今承建的緯度最高的公路項目,在歷時3年的建設過程中,加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項目實施所需的材料、機械等進場情況嚴重滯后,工程施工曾一度難以滿足進度要求。
項目部履約組組長金香昆介紹,為早日實現履約,項目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順利保障施工所需水泥、柴油及瀝青等主材的供應,并通過加大現場施工人員和加大機械設備投入力度,保障了瀝青混凝土攤鋪工作于今年6月下旬正式展開。
“在極寒天氣和高填方情況下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都非常高,這對我們團隊而言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金香昆說,在施工過程中,他們嚴格執行規范和技術標準,優化設計和施工工藝,首次在海外使用GPS平地機,將路基和路面的每層設計高層自動導入平地機自動整平系統中,大大提高了平整效率。根據拓寬段高填方設計,采用臺階施工的方法以防止塌方,再按臺階鋪設土工格柵,增加了路基的拉力和牽引力,以防止嚴寒環境下路基及路面開裂。最終,該高填方路段成型效果得到了監理單位的高度認可。
保質施工,為江西中煤在蒙古國市場再次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彰顯了中國企業的責任擔當,也為中蒙兩國在建筑行業領域展開技術交流打開了新局面,促進了兩國建筑工匠的交流。
司機寶音德力格爾,達爾汗省人,今年8月10日應聘到項目部從事工程運輸。他為能在這條通往自己家鄉的道路上工作感到榮幸。他說,以前道路非常窄,車輛行駛不方便,還常會遇到爆胎等狀況?,F在道路擴建,將以高質量的工作保障工程的高質量。只有道路寬敞便捷安全了,司機才會更加舒心安心開心,經濟也才會發展得更好更快。
9月14日傍晚時分,在項目營地蒙古國籍員工食堂,今年56歲的特穆爾巴特爾一邊享用著晚餐,一邊和記者聊起家常。他是一名自卸車老司機,來自額爾登特省,看到江西中煤發布的租用自卸車的網絡廣告后,開著自卸車來到項目工地務工。“在這里干了兩年了,對工作環境、伙食住宿、收入都很滿意。”他高興地對記者說,家中四口人都有了工作,他在工地的收入占全家人收入的四成。
▲建設中的烏蘭巴托-達爾汗公路擴建項目。攝影| 陸文青
“空中絲路”飛出開放新視界
贊比亞首都盧薩卡東北方,一座銀色圓弧形穹頂鋼結構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是贊比亞通往世界的新國門——肯尼思·卡翁達國際機場航站樓,從空中俯瞰,外觀造型輪廓酷似一只振翅欲飛的雄鷹,寄托著這個非洲中南部內陸國家向更廣闊的世界遠航的美好寓意。
9月中旬,記者走進卡翁達國際機場航站樓,只見人流如織,一派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寬敞的抵達和離境大廳、先進的自助值機和登機系統……為旅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外國朋友飛抵贊比亞,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座漂亮的建筑,我非常驕傲?!痹鴵慰ㄎ踢_國際機場運營經理的弗萊迪·穆蘭加說,機場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國內和國際航班共用一座航站樓,設施老化,空間不足,已無法滿足發展需要,“因為沒有廊橋,旅客抵達后需要從停機坪走出機場,乘機體驗較差。”
國際機場是一個國家的門戶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其互聯互通的背后,是人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加速流動。
2015年4月,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兩優”貸款,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國際”)以EPC模式總承包建設,總投資達3.6億美元的卡翁達國際機場升級擴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成為共建“一帶一路”中贊航空業合作的標志性工程。
項目經理饒倫波說,新航站樓總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是老航站樓的7倍,共設有28個值機柜臺、8個登機口和3個行李轉盤以及中央安全檢查區等。新航站樓投運后,卡翁達國際機場升級為國際4E級機場,可以起降波音、空客等遠程寬體客機。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挑戰非常多?!别垈惒ㄕf,新航站樓屋面鋼網架采用雙曲面造型,標高落差近8米,跨度有300余米,前端懸挑達18米,對精細化施工的要求非常高,“所有鋼結構管材要像拼積木一樣,準確無誤地拼接在一起,哪怕一根出現錯位,都可能造成安全隱患或質量不達標?!?/p>
最終,江西國際帶領10余家中國企業,先后攻克了飛行區跑道下穿450米非開挖埋管施工、大跨度鋼結構施工、大面積玻璃幕墻施工等技術難關,如期完成了新航站樓的竣工交付。在施工過程中,許多技術在贊比亞第一次運用,如高架橋深樁基施工,平均埋深25米,最深處達到30余米。
“項目按照中國標準和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帶動了中國標準、中國品牌、中國制造以及中國服務走出去?!别垈惒ㄕf,新航站樓內90%以上的設備和主要裝修材料都是中國品牌或中國制造。施工過程中,共有400余名中方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走進贊比亞,向當地工人教授專業技術,并為當地提供了4000余個就業崗位。
今年3月,贊比亞國家建設委員會向江西國際發來賀函:根據項目設計圖紙和現場呈現情況進行評估,該委員會一致認為,江西國際總承包建設的肯尼思·卡翁達國際機場項目設計理念綠色經濟、新穎獨特,項目建筑兼具美感、功能性和適用性,被評為“卓越設計工程”。此前,該項目先后獲得該委員會頒發的“杰出工程”證書,并獲2022年度世界奢華旅游大獎“非洲最佳國際機場”稱號。
2021年8月9日,肯尼斯·卡翁達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正式啟用,為贊比亞打造南部非洲航空樞紐注入了新的動力。
贊比亞機場有限公司代理總經理恩戈馬說,贊比亞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如維多利亞瀑布、南盧安瓜國家公園等,新機場的建成和投運為進出境旅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設計年旅客吞吐量400萬人次,對促進贊比亞旅游業發展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由江西國際建設的博茨瓦納國家數據中心項目。攝影| 龍楚良
“數字絲路”聯結數字化未來
數字經濟浪潮洶涌而至,推動人類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加快彌合“數字鴻溝”,是非洲國家加快追趕現代化步伐的重要推動力。
位于南部非洲的“鉆石王國”博茨瓦納,一場數字變革正在進行中——實施“智慧博茨瓦納”發展計劃,推動數字化轉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首都哈博羅內的創新中心科技園區內,一棟設計新穎的大樓拔地而起,這就是博茨瓦納國家數據中心,未來支撐該國數字化轉型的“大腦中樞”。
“每天派18家分包商、上百名技術人員,同時進行各類設備的測試工作?!边@段時間,江西國際博茨瓦納分公司項目經理朱亞漢忙得腳不沾地。
“要致富,先修路”,這個樸素道理在數字經濟時代同樣適用,只是變成了“要發展,通網路”。自2017年正式提出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以來,中國持續加強與共建國家在數字經濟等前沿領域的合作。
“數字基礎設施不足,影響了博茨瓦納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進程?!辈┐耐呒{光纖網絡公司代理首席執行官塞戈萊說,目前博茨瓦納許多政務和商務數據都存儲在其他國家。自2013年以來,公司一直加強與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合作,提高數據高速傳輸、共享和互聯互通的效率。
2020年,博茨瓦納啟動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項目招標。在博茨瓦納擁有最高級別施工總承包資質的江西國際,憑借在當地豐富的房建、路橋、大壩等領域大型項目施工經驗,以及優良的施工方案和完善的服務標準,在與全球20余家國際承包商同臺競標中勝出,獲得該項目的承建合同。
2021年3月,博茨瓦納國家數據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主體為一棟兩層數據中心大樓,分為辦公區、功能設備區和服務器機房區,以及泵房、發電機區、儲油區等附屬設施。
?▲由江西國際建設的贊比亞盧薩卡肯尼思·卡翁達國際機場升級擴建項目已完工并投入運營。江西國際供圖
朱亞漢說,數據中心機房可容納400架42U標準機柜,安放高性能服務器、大容量存儲設備、高速網絡設備等設備,滿足博茨瓦納政府和商業用戶大規模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的需求。
數據中心既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節點,也是數據安全的保障。“與一般的房建項目不同,數據中心對防火、抗震以及電源保障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敝靵啙h說,數據機房采用了獨立市政供電、不間斷應急電源和柴油發電機三重電力保障手段,一旦市政供電出現故障,應急電源可以保持10分鐘的供電,配套的4臺柴油發電機在2分鐘內就能啟動,確保數據中心設備和數據安全。
“目前辦公區已經交付業主,即將進入項目整體運行聯調聯試階段,預計11月底可實現整體交付。”朱亞漢說,目前項目已基本完成第三階段的測試,十余家分包商同步進行調試及測試工作,確保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性能達標。
隨著國家數據中心項目進入最關鍵的設備運行測試階段,塞戈萊也頻頻到現場察看進展情況?!跋嘈艛祿行慕ǔ珊?,將改變博茨瓦納信息通信技術生態體系?!比耆R說,該項目將成為博茨瓦納唯一在可用性、可靠性及運維管理服務能力等方面獲得全球認證的數據中心,今后博茨瓦納互聯網用戶在進行跨網訪問時,不需要遠距離繞轉其他國家數據中心,就能實現更高速率、更低成本的數據交互,改善用戶上網體驗。
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信息時代煥發出全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