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蹲“她”鄉 根生吾心
編輯: 劉斯濤來源: 經濟晚報2023-09-24 19:53:10
編輯: 劉斯濤來源: 經濟晚報2023-09-24 19:53:10
??? 2022年10月18日,賴再博第一次走進鷹潭市余江區潢溪鎮店前村,村委會門前的金色麥浪、道路兩旁的屋舍儼然、村落內的阡陌交通,映入眼簾的鄉村風光少了些“夜市千燈照碧云”的繁華喧囂,多了份“古樸靜謐無一語”的淳厚親切。正值秋高氣爽之際,秋風徐來拂過面龐,如母親溫存的撫摸,那一刻他便知道這里是他的第二故鄉,是他蹲苗成長的“她”鄉。
褪去書生氣,沾染泥土香
——從“懵懂小白”到“實踐能手”,以深化宅改工作為“她”扮靚新顏
在下村不到兩周后,他便投身到店前雷家宅改融合綜合示范點建設項目工作。“小賴,你快到雷家來一趟,有家村民不同意我們在他家門口動工,現在僵著不知道該怎么辦。”施工隊的大哥大清早在電話里語速急切地向他說道。他顧不上洗漱,穿上衣服就趕到現場。原來這戶人家不同意對自家的房屋進行立面改造,他搬出了政策、拿出了方案、亮出了規劃圖都無濟于事,再加上他不會本地方言,想要進一步溝通更是難上加難,本想靠自己大展拳腳,最后只能打電話求助村書記前來支援。村書記果然有經驗,由淺入深、由情入理,一番工作下來竟把這戶人家說通了!回到村委會后他愁眉苦臉,高漲的情緒瞬間萎靡下來,心想:“這才剛開始就和村民們發生了點矛盾,他們會不會討厭我?和村民協調溝通的事情我都做不好,之后的急難險重工作領導同事還會不會放心由我來做?”村書記見他情緒低迷,猜出他內心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說:“村里的工作可不好做哦,要熟悉每戶人家的具體情況,了解他們的性格和脾氣,千萬別急,先跟著我們慢慢學。”是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基層工作不是一時半會就能上手的。經歷了這次小插曲,他收起那份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踏踏實實跟著村干部們一起扎根項目一線、上門入戶溝通、協調各方需求。
每天奔走在項目現場,見證了雷家的點滴變化。斑駁坑洼的水泥路搖身一變成了寬敞平坦的瀝青路、雜亂無序的門前院落變成統一美觀的入戶花壇、“人人避之”的祖墳山煥然一新成了“人人趨之”的森林公園……改變的不僅是村落外觀,更是村民的生活質量。有一次,村內的張阿姨非常熱情地邀請他去她家里坐坐,興奮地對他說:“當時也沒想到新雷家會這么漂亮,又是有大廣場,又是有森林公園,和城里的小區沒什么差別,住著可舒服啦!”他聽了之后心里暖洋洋的,一直以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奔波辛勞,讓他從“懵懂小白”逐漸成為“實踐能手”,也讓“她”煥新顏展新貌,更讓依偎在“她”懷抱里的人們有了新生活新氣象。
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
——從“按部就班”到“思維破土”,以創新產業發展助“她”收獲甜蜜
紅糖產業是當地的集體經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一顆小小的紅糖便能為村里帶來不錯的收益,這使他想要深入了解一番。漸漸地他卻發現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較為保守,基本是“村委會+村民+集體經濟”的傳統模式。從甘蔗種植、生產到加工,主要依靠村內農戶,無法留住甚至吸引更多人回鄉就業創業。同時,走出去的范圍仍受限,產業優勢和產品特色無法充分釋放。怎樣才能擺脫現在按部就班、缺乏新意的產業發展困局呢?他將心中的疑問和想法說與村書記,村書記也持有同樣的看法,說著:“致富增收的事宜早不宜遲,這幾天我們就坐下來好好想想有什么新路子。”通過查資料、多調研、學經驗等方式,村書記和他一同構思“公司+理事會+工廠”模式,以此儲備專業人才、拓寬業務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書記,光靠我們倆還是想法有限,要不抽個時間把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們召集起來開個頭腦風暴會?”他向書記提議到。最終,大伙的意見建議匯總整理,決定把雷家文旅資源調動起來,用產業促文旅、以文旅帶產業,最終形成新的發展規劃方案。按照規劃,模式運營初期能創造30個左右的就業崗位,經濟收益在原有模式基礎上提升10萬元左右。邊觀察邊思考、勤發問善總結、先謀定后行動、聚智慧成結晶,在此過程中讓產業發展思路從“按部就班”到“思維破土”,助“她”如紅糖一般甜蜜,讓店前的他們品嘗產業發展結出的甜果子。
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從“只顧其表”到“內外兼蓄”,以涵養鄉風文明使“她”秀外慧中
在村內,他需承擔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文化宣傳與實踐工作。有一回,他前往中心小學為一年級的孩子們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期間他問孩子們平時作業寫完了會不會讀課外書呢,孩子們基本都搖搖頭。這一情況讓他很是在意,他認為多讀書、讀好書是培育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因此除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關懷活動外,他還和校長申請每周帶著孩子們在校閱覽室開展一次讀書分享會。孩子們自由選擇喜歡的書籍,大家圍坐一塊靜心品讀,再結合自身實際分享討論,讓孩子們從自身角度出發去讀書品書,再將書中的理念慢慢融入自我成長過程中去。他除了是孩子們口中的那個“紅馬甲大哥哥”,還兼任了村內的“金話筒”。鷹潭市余江區畬族首屆“三月三”文化旅游節在店前雷家舉行,作為活動主持人,他非常高興能夠通過話筒向更多人傳遞雷家的民族故事、神奇蛻變以及百姓心聲。村民們總是夸他普通話好、聲音好聽,他說的故事、講的政策他們都愿聽,其實更要感謝的是這些淳樸的村民朋友們,總是不愛來聽講座的雷大爺現在都按時到場了,中心小學的孩子們開始主動列讀書計劃了,村內的村規民約牌立起來了……村民不斷改進的精神風貌,讓他有了握好金話筒、傳播好聲音的勇氣和力量。
?
鄉村振興不能只顧其表,更需內外兼修,只有文明鄉風浸潤內心深處,和美新風沐浴家家戶戶,“她”才能更加秀美與雅致。
從車水馬龍的北京城來到靜謐安逸的小鄉村,駐村以來他從未有過一次后悔,疫情防控一線村民主動幫他系防護服綁帶的熱情、辦理醫保過程中村民夸他辦事效率高的鼓勵、示范點建成后,大家笑容洋溢的燦爛……一樁樁、一件件點滴小事不斷澆灌著他內心的幼苗,讓他在平凡卻不平淡的蹲苗時光中漸漸生根扎根,用心用情書寫在“她”鄉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