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古老而青蔥的南昌
編輯: 陳兮來源: 人民日報2023-09-02 12:56:23
編輯: 陳兮來源: 人民日報2023-09-02 12:56:23
?
?
王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2日第 08版)
江西南昌,一座英雄之城。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昌人,每次我從昌北機場或高鐵站回家時,總能感受到這座城的日新月異。車窗外,新樓一幢又一幢立起,蓋住了上次路過時還看見的大片空地。車進入學(xué)府大道,這種感受更為明顯。這里是南昌高校最集中的地方,年輕學(xué)子的臉從眼前晃過,他們和路兩側(cè)成行的綠樹一樣,讓人感受到蓬勃的朝氣和生機。車過南昌大橋,橋下贛江水流淌。從前南昌人過贛江,只有一座八一大橋。現(xiàn)在,則新添南昌大橋、朝陽大橋、生米大橋等幾座氣派的新橋。從高鐵站乘坐巴士回家,不堵車的話只要半個多小時。實際上,我家距離高鐵站并不近,是城市交通的迅速發(fā)展,拉近了距離,縮短了時間。
生活在南昌,平日里,我喜歡在城中漫游,以此時時感知著自己出生、成長并生活的這座城。有時,我坐地鐵去城東的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在那里愜意地呆一個下午;有時,和家人一起去魚尾洲公園,看秋冬季節(jié)的紅杉;有時,我還會去看場電影或畫展,感受這座城的藝術(shù)氣息。
2020年10月的一天,聽說位于青云譜的八大山人紀(jì)念館在展出齊白石的畫,我便去往位于南昌城南、一派古樸清幽的青云譜。心滿意足地看完畫展,我不舍得離開,又在青云譜那兒走了走。青云譜古稱梅仙祠、太極觀等,如今已成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八大山人紀(jì)念館內(nèi)有幾棵蒼勁的羅漢松和高大的苦櫧樹,都是幾百歲高齡,每回去青云譜,我都要去跟這幾棵老樹打個招呼。在我心中,青云譜是片長久的、耐品味的風(fēng)景,已成為南昌的一處文化地標(biāo)。
從青云譜回來,我念叨著“青云譜”這三個字,越嚼越有味。我發(fā)現(xiàn)南昌有些地名取得可真有意思:青云譜,松柏巷,天燈下,樟樹下。你會覺得住在這些地方的人都是與樹、與光、與云、與水耳鬢廝磨的。南昌另有些地名是滿含煙火氣的:筷子巷,三眼井,系馬樁。人們聽了這樣的名字總會想去這些地方轉(zhuǎn)悠。南昌還有些地名則是有古意的,比如安石路、子固路、陽明路。人們一聽就知道它們與王安石、曾鞏、王陽明這些歷史名人連在一起,是有來頭的。這些地方中有幾處,正是我曾經(jīng)生活或至今仍生活著的地方,每一地都令我流連眷念。
說到子固路,我青年時代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這里度過。這條路的人行道寬不過兩米,還橫向延伸出許多小路,整體呈現(xiàn)出“非”字形街景。這條老街人口密度大,生活氣息非常濃厚。街上有省話劇團與省京劇團,因而人們總能在清早聽到老生或青衣的唱腔。我當(dāng)時住在子固路上一幢樓的二樓。街上的大部分人我都不認(rèn)識,但是我總喜歡盯著那些擇菜的手、修鞋的手、下象棋的手、烤紅薯的手看。生活的質(zhì)感、暖意乃至不易,就在那些靈巧的、布了老繭的或是皸裂的手上。有一天我步行穿過子固路,正好與一個挑擔(dān)子賣麥芽糖的老人同向。他正沿路用南昌方言叫賣。那是最熱的夏天,我隨在他身后走了很遠(yuǎn),汗水洇濕他后背的衣衫,我非常受觸動。那時候我已經(jīng)寫作很久,卻還是拿不定自己寫作的方向。也許正是從路遇這位老人開始,我突然悟到了一些關(guān)乎生活與寫作本質(zhì)的東西,開始對子固路和南昌這座城中努力生活的人們的書寫。可以說,是古老的南昌城饋贈了我寫作上的靈感,讓我去關(guān)注各種人的生活,從中學(xué)習(xí),并用自己的文字記錄與保留下來。
子固路是老街,然而周邊卻聚集了不少南昌嶄新的建筑,南昌人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也在這里隨處可見。子固路往前走是勝利路,這里是南昌最有名的步行街,每天有很多休閑購物享受美食的人們。距勝利路不遠(yuǎn),則是時尚氣息濃郁的天虹廣場。每到跨年夜,南昌追趕潮流的年輕人總喜歡聚在這里,滿懷期待地迎接新年到來。
子固路另一端是滕王閣,走路過去只要幾分鐘。南昌古稱“豫章”,滕王閣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讀過《滕王閣序》,聽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中國人不計其數(shù)。我常常見到滿載著一車車外地游客的大巴,停在滕王閣前。我自己也數(shù)次陪同友人登樓。每想到滕王閣在它1300多年歷史中,曾歷經(jīng)多次損毀與重建,我便不能不感嘆這一座七層高閣,真是南昌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在南昌城中漫游,用腳步丈量南昌、親近南昌,對我來說正是熱愛這座城最好的方式。每天在南昌城中行走,還有一種事物是我所喜歡、百看不厭的,那便是樟樹。樟樹是南昌的市樹,南昌城中種滿了樟樹,幾乎每個地方都可見到它的身影。那些樟樹,與這座城的氣質(zhì)又是多么契合。如果讓我用南昌城中常見的一種事物來比喻這座城,那就是樟樹。樟樹長壽,可活千百年,而即使一棵千年老樟,外形依然巍峨挺拔,顏色不改青綠。我想,這正如同已有2200多年歷史的南昌城,既是古老的,又是青蔥的,既有深厚根系、緊扎土壤,又年年月月發(fā)展、日日時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