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嗣海:新征程再出發 奮力當好科教強省的“領頭羊”
編輯: 陳兮來源: 大江網2023-09-01 10:10:19
編輯: 陳兮來源: 大江網2023-09-01 10:10:19
?
?全省高校黨委書記全媒體第十期訪談現場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好江西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的實踐路徑,扎實推動高校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的主陣地建設,江西日報社大江網特別推出由江西省委宣傳部主辦,江西日報社承辦的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全省高校黨委書記全媒體訪談。今日推出第十期,嘉賓是南昌大學黨委書記羅嗣海。
“當好全省高校的‘領頭羊’,牢記‘國之大者’,把握‘省之大計’,落實‘校之大事’,把南大自身發展置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大局之中,努力匯全校之力為江西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貢獻南大力量?!?月31日下午,南昌大學黨委書記羅嗣海做客江西日報社大江網演播室,聚焦國家戰略和江西產業發展需求,分享該校在推進“雙一流”建設過程中的舉措和成效。
南昌大學黨委書記 羅嗣海
將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全方位推進“大思政”教育
“我校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新部署,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要求,全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羅嗣海表示,學校黨委組織全校師生黨員干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學院則結合學科特色,圍繞“以學鑄魂踐忠誠”,開展系列主題教育。
據羅嗣海介紹,學校全方位推進“大思政”教育。突出教學第一課堂,不斷加強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建設,用好江西紅色資源,將江西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把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到井岡山、瑞金等紅色教育基地,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激活實踐第二課堂,在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班團活動中嵌入思政教育元素。用好社會大課堂,引導學生走出校門,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深入革命老區開展知識扶貧,深入群眾開展脫貧評估,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該校紅色基因育人項目入選教育部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先進集體”。
ESI全球前1%學科由8個增至12個實現頂尖學科和學科整體水平雙躍升
“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江西底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目標,狠抓內涵建設與特色發展,形成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江西省‘雙一流’建設和部省合建‘三位一體’的建設布局?!绷_嗣海表示。
為此,該校加快建設“3+X”學科群,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發光新材料方向陸續取得4項國際領先、1項國際先進的新成果,并于2022年度獲得江西省自然科學獎唯一的特等獎?!胺肿訅弘婓w的鐵電化學設計”項目帶動了國際分子壓電材料領域發展,實現了0到1的突破,3篇研究成果在Science上發表。食品學科群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原創性理論,破解世界性難題,“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順利重組,食品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0.46‰,在“US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位居第7?!笆奈濉币詠?,學校新增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ESI全球前1%學科由8個增至12個,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實現頂尖學科和學科整體水平的雙躍升。
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該校主動優化動態調整專業結構,壓縮專業規模,辦強基礎專業、辦精優勢專業、辦新“四新”專業、辦優傳統專業、停撤劣勢專業,前瞻布局新興專業,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等9個國家戰略和急需緊缺專業。專業調整后,直接對接產業發展的專業占比達71.4%,全力服務江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托本科實驗班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新模式,按照“三化、三制、三融合”進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據悉,該校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該校本科實驗班90.8%學生進入境內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深造,27.2%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注重發揮特色優勢學科和高水平科研團隊的“頭雁效應”,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2023年,學校在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聚焦國家、地區重大戰略需求把“卡脖子”清單作為科研攻關清單
“作為江西唯一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南昌大學理應當好全省高校的‘領頭羊’,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特別是江西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努力服務科教強省建設。”羅嗣海稱。
羅嗣海表示,學校聚焦國家半導體和國防軍工材料戰略需求、江西制造業提升“1269”行動計劃、食品與大健康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大力組織科研活動,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助力新型光電與數字經濟產業、食品產業、有色金屬(含稀土)產業、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先進制造產業、鄱陽湖保護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
尤其針對材料、食品、醫學等特色優勢學科,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把“卡脖子”清單作為科研攻關清單,為江西產業鏈邁向中高端提供創新動力。積聚技術轉移創新資源,培育一批原創性、代表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創新政校企深度產教融合模式,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
據了解,該校江風益院士團隊的原創性科研成果通過技術轉讓、許可,帶動上中下游產業鏈發展,孵化了近20家企業,每年在全國帶動的產值約200億元,學校也因此成為首批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高校。謝明勇院士團隊的果蔬益生菌發酵關鍵技術,推動了果蔬益生菌領域的發展,建立了國內首個果蔬發酵專用菌種庫,相關科研成果已在江中集團、北京三元、匯源集團等全國20個省市的98家企業推廣應用,在益生菌發酵果蔬等領域的技術成果產業化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堅持不懈做好就業民生工程訪企拓崗新增崗位近4700余個
“我們堅持目標引領、源頭治理、重點突破,把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談到畢業生就業工作,羅嗣海介紹了一系列經驗做法。
據悉,該校建立了人才培養全鏈條聯動機制,由校領導牽頭,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教學學院主要負責人一起研討,形成“一院一策一專業一方案”的全周期成長指導路徑。堅持抓專業結構,建立招生計劃制定、專業結構調整、實習實訓體系建設等方面貫通式聯動機制,將專業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堅持抓供需匹配,建立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聯動機制,實現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羅嗣海稱,學校以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學科特點,做大做強大型雙選會。堅持校、政、企聯動,積極對接各省市地人才部門和重點企業來校舉辦專場宣講招聘會。堅持校院上下協同,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高質量開展訪企拓崗和困難幫扶。全校訪企拓崗企業數量600余家,訪企拓崗新增崗位近4700余個。
截至8月28日,校本部2023屆畢業生就業去向總體落實率82.99%,位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困難生畢業人數和畢業去向總體落實率90.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畢業生張恒彪入選首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學?!跋阏羶灢拧本蜆I育人創新試驗區獲批江西省高校就業工作體系創新試驗區。
羅嗣海稱,在黨的二十大對教育科技人才作出新部署、教育強國發出新號令,教育部對教育強國作出新規劃,省委對江西現代化建設提出新路徑,南昌大學三十年后再出發新征程的時代背景下,南昌大學將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不斷激發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內生動力,匯聚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強大合力,當好科教強省的“領頭羊”,奮力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科教強省,南大何為”的時代之問,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篇章貢獻南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