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跨境電商崛起的背后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當代江西2023-07-14 17:46:30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當代江西2023-07-14 17:46:30
作為內陸省份,江西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何在?有哪些瓶頸需要突破?出路在哪?
今年6月,2023江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大會在九江召開,17個國家的國際商務研修官員代表齊聚一堂,共商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新挑戰。一時間,“跨境電商”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作為內陸省份,江西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何在?有哪些瓶頸需要突破?出路在哪?
一
歷史上,江西作為溝通南北、連貫東西的大通道,既是經濟強省,又是貿易大省,是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貨源地。
自隋唐以來,江西的瓷器、茶葉、夏布、蠶絲等商品便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景德鎮陶瓷入鄱湖、經長江、達四海,“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china以瓷器之名,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
百里鄱湖、千里京九、萬里長江交匯的九江,自古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稱,也因此成就了這座城市開放的基因。
早在唐宋時期,這里就是舟車輻輳、商賈云集的通都大邑;明清時期,成為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而且是唯一既是茶市又是米市的地方;到了近現代,又成為長江內河第一批開埠通商的口岸,成為我國首批五個沿江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僅1862年通過九江關輸出的茶葉就達19萬擔,占全國茶葉出口總量的12%。
在2023江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大會上,江西省政府副省長夏文勇說,江西是“買全球賣全球”最早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近年來,江西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力、國際物流發展的重要引力、消費提質升級的重要動力。
“跨境電商”正在以另一種別樣的形式,續寫江西開放歷史的榮光。
南昌中歐班列首列“跨境電商專列”開行。南昌市委宣傳部供圖。
二
從全球來看,跨境電商發展正步入快車道。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預計,到2026年之前,全球B2C跨境電商將保持27%的增速。
從全國看,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超過2萬億元,達到2.1萬億元。當前全球經貿形勢復雜嚴峻,跨境電商憑借模式新、應變快、成本低等特點,正在成為推動我國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有生力量。
從省內來看,去年江西跨境電商進出口1275.2億元,規模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省份第1位,同比增長1.6倍,拉動同期全省外貿增長15.6個百分點。
今年前5個月,江西通過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申報的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695.17億元,增長55.1%,規模躍居全國第4位,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22.8%。
一大批跨境電商企業正在快速成長,推動了玩具、五金不銹鋼、紡織服裝、制鞋、箱包、家具、塑料日用品、家居用品等優勢傳統產業的轉型發展。
高速發展的跨境電商正成為我省穩外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反映出我省經濟愈發融入全球經濟發展大局,開放活力持續激發,發展態勢鼓舞人心。
南昌航空口岸國際貨運航班。馬悅/攝
跨境電商發展離不開開放平臺的建設。
目前,江西擁有國家級各類開發區19個,國家級開放口岸2個,綜合保稅區5個,南昌、贛州、九江等9市先后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成為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最多的省份之一。這些開放平臺,為江西跨境電商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跨境電商綜試區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先行先試的試驗田,適用一系列跨境電商便利化政策措施。
簡單來講,就是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跨境電商企業出口申報更簡化、通關效率更高、通關成本更低,并可享受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無票免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等稅收優惠以及外匯管理便利化政策。
近日,家住南昌青山湖區的劉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款進口商品,下單后,商品顯示從南昌綜保區“京東協同倉”發出,不到24小時就抵達消費者手中?!拔覜]想到跨境‘海淘’的速度居然這么快!”劉女士高興地說。
南昌青山湖區一跨境電商大廈內,工作人員正在多個電商平臺上開展直播帶貨。馬悅/攝
南昌海關口岸監管處負責人表示,為讓廣大消費者及時收到商品,南昌海關對跨境電商商品實行“零延時”通關措施,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通過“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模式提前備貨,同時開辟“綠色通道”,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單證快速審結、快速通關。還建立預審核機制,預判擬進口商品是否歸類正確、是否列入正面清單等,避免通關受阻。
讓消費者放心買,更要讓消費者“退”無憂。
“今年我們通過退貨中心倉申報了2000多單退貨商品,算下來總共能節省10多萬元的倉儲、人工成本。”江西有好貨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關務經理陳成洪向南昌海關所屬贛江新區海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贛江新區海關關員對跨境電商貨物進行監管。南昌海關供圖。
原來,去年南昌海關落地跨境電商退貨中心倉政策,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退貨倉轉移至區內,允許退貨包裹入區,在區內進行分揀、退貨申報、上架等流程,實現退貨業務集中在同一園區范圍內的集約式倉儲。
“海關啟用退貨中心倉,一方面節約了企業退貨商品在區外倉儲和短駁的費用,大大縮短了退貨業務辦理時間,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自由度和滿意度更高,也能促進訂單量不斷增長?!本〇|協同倉倉庫管理負責人殷豪豪說,“今年以來,我們倉庫發貨量超過70萬單,同比增長了50%?!?/span>
三
空中1小時、高鐵3小時、高速公路6小時,這是江西集疏運體系展現的效率。
深入推進口岸“三同”試點,鐵海聯運構建了江西至深圳、廣州、寧波、廈門、福州5條國際物流通道,2023年上半年開行鐵海聯運班列1613列,同比增長53.3%。
江西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暢聯長三角和長江段主要港口,穩定運行九江港至上海港水水聯運“天天班”,至南京、太倉、重慶、瀘州等長江段往返班輪航線。
贛歐班列穩定開行,通達“一帶一路”沿線14個國家的24個城市,2020年至2022年,全省共開通贛歐班列1017列,跨境電商與贛歐班列實現融合發展。
“雙區聯動”跨境電商班列贛州—布達佩斯開行。贛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昌北國際機場高峰期開通全貨運航線7條,穩定運行南昌至比利時國際貨運航線。
跨境物流四通八達,開放通道不斷打開,內外循環有效銜接,更多“江西造”漂洋過海,亮相世界。
在2023江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大會上,16個跨境電商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金額10.35億元。
江西省商務廳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江西電商生態日趨完善,全省目前擁有各類跨境電商主體超3000家,跨境電商產業園30余個,帶動就業10萬人。32所高校開設了電商專業,其中4所被阿里巴巴授予“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每年培養電商人才8000余人,持續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2021年,江西省首個菜鳥保稅中心倉——南昌菜鳥保稅中心倉的開倉運行,幫助企業對接淘寶全球購、天貓國際、淘分銷、快手直播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同時實現B2C淘系全場景的備貨、發貨、調撥、分銷等物流需求。目前,我省已實現1210、9610、9710、9810跨境電商全業務覆蓋、全模式運行。
2022年1月,九江市首單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在九江海關監管下順利通關,97套編藤沙發、茶幾等家具類商品在九江城西港碼頭順利裝船放行,將運往企業位于美國紐約的海外倉中。
九江跨境電商綜試區跨境電商1210出口首單業務開通。九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海外倉是由物流企業、跨境電商平臺或大型跨境電商賣家等專業化主體在境外通過自建或租用,運營的數字化智能化倉儲設施。當地客戶下單后,跨境電商賣家或出口企業就可以通過海外倉直接發貨,提高配送效率。
作為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海外倉是跨境電商賣家的“出海利器”,已經成為江西制造“走出去”的新驛站。目前,我省企業海外倉加速布局,全省已建設運營100多個海外倉,分布在歐美、東盟、非洲等3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18年7月南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設立,到2019年江西跨境電商業務開通,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020年的不足30億元到2022年突破1200億元,規模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省份第1位,僅僅幾年時間,我省跨境電商以一種進擊突進的姿態,成為我省外貿發展的生力軍。
與此同時,相比杭州、寧波這樣的跨境電商比較發達的地區,我省跨境電商企業數量仍然偏少,缺乏具有帶動效應的頭部平臺和龍頭企業;跨境電商從業者大多是傳統外貿人員在摸索中轉型而來,人才短缺現象日益突出;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通道還不夠完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還不豐富……這些都是制約我省跨境電商健康發展的瓶頸。
當前,我省跨境電商的潛力和優勢遠未釋放,應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挺身而出。
正如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原會長張志剛所講,要重視對外貿易商品生產和制造的內在質量,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含量和國際競爭力,重視和保護知識產權,創造更多自主可控的關鍵技術,這也正是江西跨境電商發展的出路所在。
跨境電商乘風起,開放的江西潛力無限。期待不久的將來,跨境電商在贛鄱大地綻放更為迷人的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