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聯兩年全省第一,上饒工業發展有何“法寶”?
編輯: 程亮來源: 經濟晚報2023-05-27 21:32:55
編輯: 程亮來源: 經濟晚報2023-05-27 21:32:55
今年4月,江西省工業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公布了2022年度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先進單位名單,上饒市以第一名的成績獲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先進設區市。這是上饒市連續第五年獲此殊榮,且蟬聯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考核第一,規上工業總量連續突破5000億、6000億大關,被國務院評為2021年度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十大地市之一,獲評全省2019-2021年度加快工業發展加速工業崛起先進單位突出貢獻獎等。
在激烈的競爭中,上饒如何不斷進位趕超,穩穩站在江西省“排頭兵”的行列?
循著上饒工業堅實發展的足跡,一路探尋,一路思索,突飛猛進的“致勝法寶”清晰可見……
科學謀篇布局,錨定工業掛帥“主方向”
回望上饒工業,只有鳳凰相機、上饒客車、德興銅礦等屈指可數的“老字號”,且日益顯現出創新不足、質量不高、發展乏力的窘境。
思想決定出路,眼光奠定格局!
近年來,上饒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始終把“項目為王,工業掛帥”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基調,編制了《上饒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將發展千億級產業集群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構建具有上饒特色的“2+4+N”現代化產業體系,即有色金屬、光伏新能源兩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非金屬材料、汽車、機械制造4個重點產業,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綠色食品等N個特色產業。同時,按照“八個一”(一位市領導牽頭、一個服務專班、一個產業規劃、一個工作方案、一套產業政策、一套“四圖五清單”、一個年度計劃、一組產業鏈發展咨詢專家)扎實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工作。
上饒經開區鱗次櫛比的廠房
依照“2+4+N”的發展思路,上饒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開發區創新發展“三大倍增”行動,全力培育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屬、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呈現出“兩光一車”率先領跑,有色金屬、非金屬新材料齊頭并進,鋰電產業呈現異軍突起的良好發展態勢:晶科能源成為全球首家光伏組件出貨量突破100GW的制造商,光電轉換率連續22次打破世界紀錄。捷泰新能源、中電彩虹、海優威膠膜等一批沖千億的有生力量緊隨其后,形成了從硅片、光伏玻璃、膠膜、電池到終端組件的完整光伏產業鏈;康佳(上饒)智能制造科技城項目順利落地,光學產品質檢中心、未來光學科研院揭牌運營,光學產業逐步向物聯網、光機電一體化邁進;吉利、愛馳、長城、博能等44家整車企業集聚上饒,9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業互動發展,形成眾星拱月、交相輝映的格局;總投資128億元的電銅箔、銅桿、鑄造新材料3個項目相繼投產,德興年產100噸黃金精煉項目全面建成,又一個千億級的產業初顯規模;蜂巢能源、贛鋒鋰業等頭部企業正在加速打造到2025年投資、產出“雙千億”鋰電產業……2022年,上饒“2+4”主導產業實現營收5028.1億元,占工業營收比重82.9%。
光伏生態產業園
至今,上饒已形成15個省級(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并累計創建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2個,省級產業示范基地5個。上饒經開區光伏產業集群正向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邁進。
這些星羅棋布的產業集群,像一個個劇烈聚變的“核反應堆”,為上饒工業快速發展輸出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突出項目引育,鍛造企業矩陣“強鏈條”
在上饒,每年新年第一個會議必定是工業大會,逢會必談的是項目招商和落地情況,經濟巡查的首到之處是各地開發區。以項目論英雄,成為各級領導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乃至提拔干部的重要加分項。
上饒將招大引強作為推動工業大發展的核心,把“至少引進30個‘5020’項目”的工作目標寫進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百億以上重大項目招引建設作為年度經濟績效考核指標,成立招商引才中心,組建了9支招商小分隊,長年駐點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三大戰區進行招商,全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轉型的“首選地”;深入實施“三企”入饒、饒商回歸工程,聘請數百名異地上饒商會會長、會員代表為招商大使。
江西銅業公司(上饒)工業園投產儀式
與此同時,依托資源優勢,量身定制扶持政策,不斷著力“延鏈補鏈”,先后引進投產了中電彩虹光伏玻璃、江銅精深加工、蜂巢能源動力電池、萬年芯微集成電路、德辰科技機械鑄件精密加工等一大批重點項目,補齊了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屬、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等主導產業鏈的短板,增強了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2022年,向省申報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3個,簽約總額1169.7億元,申報項目數居全省第二。
為保障重大項目順利推進,狠抓“提質增效”,每月召開一次工業運行分析會、每兩月召開要素保障會。持續推進省、市“工業項目大會戰”,建立重大工業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動態完善在建、新開、儲備項目“三個清單”,通過工業項目集中開(竣)工和重大工業竣工項目巡查等活動,營造持續不斷、壓茬推進的“比學趕超”氛圍。
科技創新引領,激活產業轉化“源動力”
步入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吉利新能源商用車上饒低碳數智工廠,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撲面而來:100多臺機器人張開臂膀,左右搖擺,忙碌不停。每個工位上的機器人都被24小時“監控”,一丁點風吹草動都能被即時發現,進行“望聞問切”“對癥開方”。憑借高度的智能化,該廠年產能將達到20萬輛,成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
吉利低碳數智工廠是上饒以數字賦能、激活產業轉化源動力的生動縮影。
晶科能源自動化生產線
近年來,上饒市一方面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千方百計推動“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育龍頭”,著力引育一批帶動作用明顯的“鏈主型”企業、領航企業、“專精特新”企業。2022年,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82戶,總數達2248戶,列全省第二;新增百億級企業2家、總數達6家;新增10億級企業10家,總數達112家;全市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1家、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10家。
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
另一方面,深入推進“一號發展工程”,聚焦關鍵領域,瞄準產業短板,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充分釋放“數轉智改”的融合效應,開通了全國首個光伏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全省首個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省首個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網絡實訓基地。上饒先后獲批國家首批“雙千兆”示范城市、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等榮譽。2022年,6個開發區獲評省級兩化融合示范區,122家企業獲評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位列全省第二;省級“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62個,新增深度上云上平臺企業978戶,均列全省第一。
2022年,上饒市被授予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有色金屬是上饒傳統產業,但大而不強,面臨著能耗高、利潤薄、風險較大、綠色低碳發展難度較大等諸多短板。為此,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針對性政策文件,促進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同時加大企業技改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向精深加工轉型,讓傳統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以“數”賦智,聚“數”成勢。上饒工業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蝶變。
建強園區平臺,夯實產業發展“硬支撐”
上饒始終把園區平臺作為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深入實施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加快推進領導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財稅體制、行政管理體制、人事薪酬制度以及產業集群發展改革,做到權責事相匹配;市、縣級充分賦權,進一步提高開發區服務效率和水平,推行“一窗進、一碼清、一把抓”項目審批制度,實現“園區事、園區辦”。
為企業提供“媽媽式”服務
其次,緊盯“畝均論英雄”目標,突出抓好園區提能升級,積極推進調園擴區和工業“標準地”建設工作,主動承接上海、浙江等地產業輻射,探索打造滬饒產業合作區模式,加快推進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等一批新工業平臺建設。2022年,全市開發區實現營業收入5804.3億元,同比增長21.9%,增速全省第一,其中上饒經開區實現兩年翻番,成為全省第二個營收過2000億元的開發區。
高規格的標準廠房
在園區建設中,上饒突出抓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合理布局工業園區倉儲物流、商貿服務、休閑消費等配套功能區,先后建成上饒經開區濱江國際商務中心等30多個項目。全市累計建設標準廠房超20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入駐企業超過1300戶,平均投產時間縮短至3個月。
聚焦紓難解困,做優安商親商“軟環境”
上饒市將營商環境標準定位在“全省一流、媲美浙江”,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百般呵護企業、充分尊重企業家”,不僅成為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的理念,也成為全市干部領導安商親商的自覺行動。
——服務企業“靠前一步”,定期召開全市工業要素保障調度會、紓困解難座談會、現場辦公會,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的重難點問題;全市工信系統干部組建“企業特派員”隊伍,深入企業一線掛點服務,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企業紓困解難“半月談”座談會
——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府成立了多個工作專班,出臺了復工復產20條、紓困解難40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充分釋放稅費支持、專項貸款等政策紅利,三年累計為企業減負522.9億元,幫助受困企業爬坡過坎。
——多次組織工業戰線干部和企業家到廈門大學和蘇州工業園等地開展現場教學,到上海、合肥、南昌等地觀摩學習。
——深入開展政企聯合“開拓市場萬里行”活動,市、縣領導干部齊上陣,帶領企業走出去找市場做推廣,累計促成企業達成銷售訂單3600多億元。
企業特派員深入車間了解生產銷售情況
這一樁樁一件件貼身又暖心的舉措,極大提振了企業家扎根上饒的動力與信心,實現了政府與企業的“雙向奔赴”。
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上饒市委市委、市政府吹響了“建設制造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沖鋒號角,正緊鑼密鼓編制未來產業規劃,布局搶占制高點,全方位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培育世界級企業、千億級產業,并明確提出了“2025年跨入萬億工業俱樂部”的宏偉目標。
這既是勇氣,也是成竹在胸的自信!
“一座城、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上饒處處可見的這句口號,為這個目標作出了注解,給出了答案!
(李鵬飛 全媒體記者 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