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加快建設“1+3+N”現代化產業體系
編輯: 吳海峰來源: 經濟晚報2023-05-26 12:58:30
編輯: 吳海峰來源: 經濟晚報2023-05-26 12:58:30
? 5月26日,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宜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強對宜春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工作指導,宜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結合實際,起草了《關于加快建設“1+3+N”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征求了各縣(市、區)工信系統意見建議并修改完善后,再報請市政府辦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最終提請市政府常務會和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以市委辦、市政府辦名義進行印發。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
宜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練康介紹相關情況
《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主要目標。《實施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是立足宜春、融入全省、面向全國,推動“1+3+N”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集聚一批國際領軍的龍頭企業和創新平臺,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確保制造業占比保持基本穩定,挺進“全國先進制造業五十強市”。
第二,工作重點。《實施意見》對全市重點發展的八大產業逐一明確了發展方向和重點布局,其中:鋰電新能源產業圍繞碳酸鋰、電池材料、鋰電池三大重點板塊,加快補齊正極材料短板、攻堅新型儲能領域、前瞻布局固態電池等新賽道,以做大做強宜春市經濟開發區鋰電能源產業化基地為引領,推動宜豐縣、奉新縣鋰礦資源開發和鋰電材料制造以及袁州區、萬載縣、上高縣、高安市鋰電材料及電池產業的發展;建材家具產業主要布局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錨定建筑陶瓷綠色化、精品化、高端化和金屬家具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發展方向,通過新技術創新研發,大力發展新型陶瓷、精品陶瓷、智能金屬家具等產品;節能環保產業以豐城市循環園區為核心,依托萬載縣、樟樹市、宜豐縣園區,拉長做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推動發展以大宗固廢處理、鹽化工為基礎的循環產業和高效節能產品;生物醫藥產業以樟樹市、袁州區兩個醫藥園區平臺為基礎,以科技攻關為牽引,加快新型中藥飲片開發和中藥經典名方二次開發,同時大力引育一批市場潛力大、臨床價值高、新專利到期藥物的“首仿、高仿”制劑項目,推動新型生物技術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產業轉移為重點,聚焦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照明、智能終端、物聯網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電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配套生產基地;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重點布局宜春市經濟開發區、袁州區、豐城市、高安市等地,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做強特種電機和建筑工程機械優勢領域,發展一批礦山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特色智能專用裝備及零部件產業,培育壯大文教辦公設備,全力打造國內教育裝備產業發展新高地;綠色食品產業注重發揮各地產業基礎優勢,利用獨特的富硒土壤資源優勢,重點聚焦大米、竹蓀、禽蛋、果蔬四大富硒產業集群,大力開發富硒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預制食品、生物制品等精深加工產品,把宜春打造成知名硒產業發展示范區;紡織鞋服產業以終端消費為導向,做大做優做強奉新縣紗線前端、補齊織造和染整中間環節、延伸家紡服裝等產業鏈下游環節,加強上高縣環保健康新材料研發應用,重點推動發展運動鞋、休閑鞋、旅游鞋、時尚皮鞋等。
第三,政策措施。重點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數字融合賦能”“梯次培育優質企業”“聚力產業鏈延伸擴張”和“加快開發區提檔升級”五個維度,提出了“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強化創新平臺建設”等15條具體措施。
第四,組織保障。為確保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并最終實現既定目標,《實施意見》從組織領導、要素保障、發展環境三個方面進一步進行了明確。
?。▍呛7澹?/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