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國際陸港開展“3·23”警示教育活動
編輯: 張才蓬來源: 經濟晚報2023-03-27 11:38:46
編輯: 張才蓬來源: 經濟晚報2023-03-27 11:38:46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執政歷程,毛澤東同志把這一天稱作“進京‘趕考’的日子”。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聚焦“忠誠履職擔當作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引導干部職工始終牢記“三個務必”,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忠誠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2023年3月23日,贛州國際陸港組織集團中層以上干部、機關全體人員、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到大余縣梅嶺三章紀念館、陳毅舊居、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開展“3·23”警示教育活動。
大家首先來到“梅嶺三章”紀念館,梅山所處位置是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期間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常駐地,在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中占據著特殊的歷史地位。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梅山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長達兩年多時間。作為主要領導人之一的陳毅在梅山齋坑被圍時,寫下了氣壯山河的絕筆詩《梅嶺三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在大余梅嶺三章紀念館里,干部職工集體誦讀陳毅詩作《梅嶺三章》,巍巍梅嶺,是革命先烈無懼艱難用熱血和生命守護著的紅色土地;鏗鏘誓言,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艱苦卓絕的困難中一往無前樂觀豪邁的英雄氣概。干部職工觀看了一份份珍貴的歷史信件、書籍,閱讀了一段段真實的紅色故事,欣賞了一篇篇革命先輩們的壯麗詩篇。紀念館精心的設計真實地再現了游擊戰爭的艱苦環境,仿佛把大家都帶進到那段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堅定信念、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第二站來到大余縣池江鎮參觀陳毅同志舊居,通過觀摩一件件珍貴的物件,聆聽游擊戰爭時期周籃嫂提著竹籃為游擊隊員送飯、送物資、探聽敵情的革命故事,參觀陳毅生活過的真實場景,深切體會老一輩革命家堅定信念、勇于犧牲、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
最后一站,干部職工走進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在莊嚴的黨旗前,全體黨員重溫誓詞、叩問初心,黨員干部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精神面貌,凝聚奮進力量,勠力擔當作為。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穿越各游擊區展區,一張張彌足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歷經戰火洗禮的武器、一個個歷史再現的場景,再現了南方游擊區三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歷史。干部職工全程認真聆聽、細致觀摩,追憶那段艱苦歲月,接受思想洗禮,感受著信仰的力量,探尋紅軍不屈不撓的血性密碼。
通過這次“3·23”警示教育,大家深切感受到南方三年游擊戰爭艱苦卓絕的斗爭環境,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先烈堅定的政治信仰、革命必勝的信心和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深刻感悟到共產黨的初心使命,進一步感悟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道理,思想受到了深刻洗禮,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大家紛紛表示立足新時代新時期新任務,要從革命先輩先烈的英雄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筑牢忠誠信仰,履職盡責擔當,答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陸港答卷。
(鐘歡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