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十年財政改革與發展交滿意答卷
編輯: admin來源: 經濟晚報2022-08-22 11:11:22
編輯: admin來源: 經濟晚報2022-08-22 11:11:22
???8月18日,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市財政局聯合召開“宜春這十年”系列主題之財政改革與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宜春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魏松林介紹了“宜春這十年”財政改革與發展情況。
據了解,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宜春市財政局積極踐行“以政領財、以財輔政”理念,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促進財政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全力推動宜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奮力打造江西綜合實力強市提供強有力的財政支撐。
財政實力穩固提升。宜春財政始終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總體呈現“規模增長、進位提升”態勢。2012-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32.4億元增長到254.2億元,年均增長7.5%,總量排名第4位。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269.3億元增長到649.1億元,年均增長10.3%,總量排名第4位。
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億元的縣(市、區)有8個,比2012年增加4個,其中豐城市首次實現“50億元”新跨越,樟樹市、高安市站上“30億元”新臺階,均上榜全省財政收入十強縣。
財政調控積極穩妥。2012—2021年,財政部門系統集成財政補助、專項債券、產業基金等,累計投入超過64億元支持鋰電產業做大做強,不斷擦亮“亞洲鋰都”名片;累計爭取省以上科技計劃項目資金10億元,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全市開展“五貸一保”業務累計1354.82億元,惠及中小微企業及個人20.67萬戶(人);全市納入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的項目共68個,累計投資額587.49億元;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149.64億元,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2015-2021年,全市爭取省代發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資金524.28億元,重點投入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領域。
財政保障精準有力。對全市直達資金實行“5 2”推進機制,確保直達基層、惠企利民,連續兩年工作考核獲得全省第一。2012-2021年,全市民生方面支出累計超過370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八成以上;全市節能環保支出累計達到147億元,年均增長19%,高于全省節能環保支出年均增速近5%;全市統籌各類資金25.18億元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年度扶貧資金投入由5000萬元左右增長到5.2億元,年均增長29.72%。
2020年以來,全市共投入疫情防控各項資金19.63億元,其中支持全民免費接種疫苗3.96億元,積極構筑全民免疫屏障。
財政改革守正創新。在2021年發布的全省財政高質量發展考核結果中,宜春市位列全省設區市第一名,全市財政治理效能實現穩步提升。宜春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首批作出跨年度預算平衡探索與嘗試,首批編制全口徑預算并上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并在全省財政工作會議作典型發言。“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順利實施,環境保護稅啟動開征,稅制改革不斷引向縱深。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健全債務風險監測體系等,加快推動融資平臺整合轉型升級。建立了“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歷年來開展績效評價涉及資金26.5億元。2016年以來,全市財政部門出臺專項財政管理風險內部控制辦法115個,操作規程191個。
下一步,全市財政部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上來,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擔責,用實干與奮斗書寫宜春財政的精彩答卷,以踔厲奮發之姿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