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有保障 健康有“醫靠” 深圳民生供給不斷向高水平邁進
編輯: 何欣來源: 深圳特區報2022-04-25 12:00:38
編輯: 何欣來源: 深圳特區報2022-04-25 12:00:38
?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依然是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
深圳的教育、醫療等民生供給不斷向高水平邁進,今年,深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事業發展提速,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醫療衛生水平持續提升,為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邁出新的步伐,努力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今年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辦一所優一所
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工程、民生工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圳將新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校178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校長教師發展、教育教學研究、監測評價督導4個體系,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努力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家庭。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開始,深圳啟動大規模學校建設計劃,舉全市之力,各部門聯合、專班推進、特事特辦,努力形成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態勢,持續增大基礎學位供給,跑出了基礎教育學位擴容“加速度”。今年深圳將繼續落實百萬學位建設攻堅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178所,龍崗、坪山、光明3所高中園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僅僅需要增加學位供給,更重要的是提升教育質量。去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推廣深圳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集團化辦學推動優質教育“遍地開花”成為推廣的經驗做法之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深圳不僅要推動基礎教育整體規模提升一個新的量級,更要推動基礎教育整體質量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更好滿足家長和學生對優質教育的熱切期盼。今年深圳將繼續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出臺推進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立項建設30個中小學教育集團,出臺全面深化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指導意見,努力辦好市民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高中方面,確保3所高中園投入使用的同時,推動高中教育多元特色發展,落實教育部《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全面規范高中辦學行為、提升育人質量。落實《深圳市普通高中特色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培育、評審、認定一批特色高中。
市民張先生表示,近年來,深圳在教育方面的超常規、大手筆投入,作為深圳人是有目共睹的,眼看著家附近的新學校拔地而起,著實讓人十分期待。與持續增加的學校相比,市民更關注的是學校的辦學質量,孩子不僅要有書讀,更需要讀好書。希望新建學校能夠“辦一所優一所”,讓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
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大病不出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圳將堅持醫療、醫保、醫藥、醫教聯動,健全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護人員發展、衛生健康經費保障4個體系,推進市新華醫院、中山大學附屬七院二期、市第二兒童醫院、大鵬新區人民醫院、質子腫瘤治療中心、全新機制醫學科學院等在建項目建設,新增三甲醫院2家,新增床位1200張。推進社康服務擴容提質,新增社康機構35家、全科醫生800名。新引進高層次醫學團隊20個以上。
衛生健康事業是重要的民生。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持續堅持以“優質高效”為方向,夯實“頂天立地”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促進醫療資源縱向下沉、強化防治結合、醫院與社康上下協同服務。“醫院與社康融合發展運行機制、醫療與預防融合發展學科發展體系、全科與??茀f同服務分級診療模式”的基層醫療集團建設經驗成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全國推廣的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經驗之一。
今年,市衛健委仍聚焦民生關切,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讓市民看大病不出深?!敖ǔ墒兄嗅t院綜合樓、開工建設市兒童醫院綜合科教樓項目等,今年,我市多個醫療衛生重大項目正提速建設。”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深圳人就醫更便捷,我市實施社區健康服務擴容提質行動,完善社康機構網點布局,加快社區醫院的建設,市民步行15分鐘范圍內就能找到醫療機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市第二兒童醫院等在建項目建設,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以后我們帶娃看病就不用奔波去市中心的兒童醫院了?!奔易↓埲A民治的葉女士說,她家門口的市第二兒童醫院建設熱火朝天,相信很快就能開業運營,期待醫院能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讓孩子看病不用愁。
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深圳,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深圳。
近年來,深圳衛生健康事業著力“促健康”,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從院內醫療服務向院外健康服務延伸,從傳統診療向精準診療轉變,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素養,讓居民少生病不得病更長壽。
深圳人的健康狀況怎樣?去年,深圳發布全國首個居民健康白皮書——《2020深圳居民健康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栋灼凤@示,過去5年,政府在醫療衛生方面累計投資超過1500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2.5倍。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70元提高到134元;嬰兒死亡率1.14‰、孕產婦死亡率4.79/10萬、居民健康素養水平44.87%等幾個核心健康指標,深圳持續保持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2020年,深圳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53歲。
據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加快推進健康深圳建設,實施新一輪健康深圳行動計劃,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建立健全居民健康管理制度,辦好年度“深圳健康活動月”,為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邁出新的步伐。
70歲的市民李大叔感嘆,在社康可以免費做體檢、簽約家庭醫生,自己的晚年健康有“醫靠”。在深圳,市民可以免費享受38類公共衛生服務,從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到精準化疾病篩查,從嬰幼兒到老年人,貫穿生命全周期。
此外,住房問題一直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深圳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拿出更多實招硬招,千方百計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努力讓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在深圳安居樂業、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