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奮進者姿態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貢獻深圳經驗
編輯: 何欣來源: 深圳特區報2022-04-08 15:13:56
編輯: 何欣來源: 深圳特區報2022-04-08 15:13:56
市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調研建真言。圖為市政協圍繞“打造我市優勢產業鏈,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開展調研。
市政協創新打造“一起來商量”協商平臺,暢通市領導與委員面對面協商渠道。
聚焦民生微實事,“身邊事好商量”打通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幫助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鵬城繡春綠。
在生機勃勃的春天氣息里,深圳政協人正以“虎”的沖勁闖勁開始新的奮斗。
努力拼搏奮進之舉,流光不拋,印記永存。
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以來,深圳政協人和全國人民一道,共慶中共建黨百年,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百姓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圍繞深圳中心、大局,通過調研、協商、監督等方式,建言資政、凝聚共識,攜手助推深圳在“十四五”精彩起步;創造性強化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化建設“十大工作體系”,指導市政協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上堅定前行……
深圳政協人的智慧和汗水換來了鏗鏘的履職足音,也以奮進者的姿態,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深圳經驗。
學黨史辦實事人民政協就在百姓身邊
歷史鐫刻著奮斗的輝煌,也指示著未來的方向。
七屆一次會議以來,深圳市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學習,深刻感悟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重大成就、寶貴經驗,深刻汲取中共百年奮斗精神偉力;進一步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加強黨對政協工作全面領導的實施意見落到實處,向市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38次。
真學真思,不走過場。過去一年,市政協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帶頭學習,開展“第一議題”學習69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4次。專委會學、界別學、帶動委員、群眾一起學。一年來,市政協發動組織全體委員踴躍參與“書香政協”讀書活動,進行線上線下交流,發言總數5萬多條、30余萬字。為委員“量身定做”培訓方案,為機關干部開展“能力體檢”,通過定制式、體驗式的培訓切實提升委員、機關干部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身體力行,心系百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市政協把學習轉化為踐行履職為民的強大動力,積極開展“一對一”掛點社區服務,深入基層社區,傾聽民情民意,在對口掛點街道社區開展24項“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長者食堂開辦升級、社區文體設施緊缺、道路交通擁堵等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
“每天三餐都可以在家門口社區長者食堂解決,太方便了!”長城社區的張阿姨是社區長者食堂7231名受惠長者之一。和她一同受惠的還有周邊兩個社區3.6萬余名居民。而這一長者食堂的開業、升級、優化服務的全過程,都有深圳政協人的身影活躍其間。
幫助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深圳政協的履職所向;推動民生的持續改善、惠民之舉的落實是深圳政協永不懈怠的努力目標。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疫情防控,市政協通過提案、社情民意、調研、視察、專題協商、民主監督等方式把“人民政協為人民”寫進老百姓的心坎里,讓老百姓感受到,政協并非高居廟堂,政協就在百姓身邊。
促發展凝共識“專”出特色水平
“要圍繞芯片等基礎核心開展技術攻關,加快補齊5G短板,扳開‘卡脖子’的手。”
“要出臺政策對廠房限租金、加長租約,讓企業安心發展,做好穩鏈基本功。”
“要重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中小企業補鏈強鏈功能,增強深圳產業鏈的韌性。”
……
2021年9月28日下午,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打造我市優勢產業鏈,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展開專題協商,提出了強鏈、穩鏈、補鏈的30條建議,獲得了市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這是七屆深圳市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調研建真言的一個片段。
“雙區”建設、“雙改”示范、高質量發展,是深圳改革發展的“關鍵詞”。圍繞這些“關鍵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圳市政協聚焦“打造我市優勢產業鏈,保障重點產業鏈安全” “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以‘新基建’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推動深港市場一體化水平提升”“強化前海服務香港功能的戰略價值”等主題積極開展專題調研、協商議政,一批高水平協商成果成為單位政府決策參考,有的迅速轉化為黨委政府決策、措施。
組織委員分別赴南山、寶安等區開展調研座談;廣泛征求各民主黨派,市、區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的意見;召開專題協商會,集中表達意見建議;將收集的300余條意見建議形成18條立法協商建議提交市委……這是市政協2021年就《深圳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開展立法協商的流程。因為扎實有效,市政協的立法協商建議得到了極大的重視,有關立法部門提出就該立法進行進一步調研,取得更多的共識再出臺。
除了社會信用條例,市政協還圍繞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2021年度立法計劃開展協商,就海綿城市建設規定開展立法協商,為深圳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做出了政協貢獻。
2022年1月1日,《深圳市政協立法協商工作規范》地方標準正式發布實施,在全國先行示范。與此同時,市政協還出臺了立法協商工作規則。從此,市政協立法協商有了更嚴格有效的“標尺”和指引。
創新平臺履職有活力見成效
“沒想到,政協的商量真管用!”荔園外國語小學的一名家長感嘆說。
這位家長的感嘆,是因為呼吁已久的孩子上學路上安全問題,由于政協委員的推動,很快解決了——人行道上加設了護欄,繁忙路口豎起了紅綠燈、畫好了斑馬線、設置了減速帶……去年,荔園外國語小學(獅嶺、天驕校區)的學生們上下學路上告別了人車混行、人車爭道。
這是七屆深圳市政協全新打造的“身邊事好商量”平臺商量出來的一個讓學生、家長、學校都滿意的成果。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以來,市政協不斷豐富這一理論的制度化實踐:
打造“一起來商量”協商平臺,暢通市領導與委員面對面協商渠道;聚焦民生微實事,開展3期“身邊事好商量”協商活動,實現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貫通銜接,共解決民眾急難愁盼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共計21件,惠及群眾超5萬人;以界別為依托,關注界別事務,深入開展69場“深聊會”, 固定聊、界別聊、熱點聊、對口聊、聯動聊、網上聊多種形式靈活協商,短平快出協商成果。
與此同時,市政協注重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開設“深政學堂”專題學習平臺,宣講解讀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幫助委員把握大勢、服務大局;組織“政情通報會”,協助委員知情明政,提高履職成效。信息時代,為了進一步拓展委員履職新空間,市政協推出“深i政協”數字系統,為委員提供一站式掌上服務,委員履職更加高效便捷。
為了進一步延伸政協工作觸角,讓委員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不斷探索基層民主協商方式的新途徑,市政協在全市建立各層級委員工作站153個,“深圳大學政協委員粵海工作站”還被人民政協報評為“杰出委員工作站”。
新平臺展現新風采,老平臺也煥發新活力。過去一年,市政協舉辦11場“委員議事廳”活動,直播點擊量超過1700萬,開展10場“委員講堂”活動,800萬網友在線同步收看,更好地匯聚奮進共識。啟動第四季《深圳口述史》征編工作,圍繞科技和法治專題,精選100名深圳建設者代表,講述追夢筑夢、干事創業好故事……
諸多協商履職平臺,總有“一款”適合你!政協委員們認為,市政協打造的履職平臺就像給委員提供了豐富的“菜單”,委員可以更好地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進行“點菜”履職,積極性提高了,履職效果也更好了。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深圳市政協委員近500人,過去一年有8700多人次委員參與履職,提交了739件提案、200多份社情民意……
2022年1月11日,在追光燈下,來自各界別的10名優秀履職委員標兵逐一走上紅毯,接受最熱烈掌聲的祝賀。這是市政協表揚先進的一幕。過去一年,市政協委員們用一份份緊扣發展的提案、一條條情系民生的信息、一場場深入細致的調研、一次次發自肺腑的建言為“深圳政協委員”這一稱號作出了最生動的注解。
對未來的期許,要用當下的奮斗來實現。
深圳市政協將繼續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一起向未來!
專門協商機構體系化建設初見成效
搭好“1 10 N”“四梁八柱”,守正創新建起一批協商新平臺
2021年12月30日,在深圳市政協后五樓會議室,一場關于“綠色”的“商量”熱火朝天。
“深圳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要探索建設高密度城市綠色發展范例,深圳需要真正進行‘核創新’,探索出一套體制機制來彰顯綠色低碳的價值,顯性化、定量化,才可能評估和交易。”
“要加強運營考核解決‘綠建不綠’問題。”
“城市更新中要嚴管大拆大建,提倡有機更新。”
……
委員們激情建言,前來一起商量的市領導全過程頻繁與委員互動,并對“政協幫政府做作業”表示感謝。
這是深圳市政協在強化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化建設理念指導下,全新搭建的 “一起來商量”協商議政平臺舉辦的一次“商量”活動。 “一起來商量”是暢通市領導與委員面對面協商渠道的一種協商方式,而這種協商方式以相對固定的組織安排實施,確保“商量”管用、有效。
2021年12月,《深圳市政協委員會關于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化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系統總結深圳政協履職實踐,將近年來探索形成的協商民主好經驗、好做法固化,也成為深圳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多層、廣泛、制度化發展又一創新之舉。
至此,市政協確立了“1 10 N”的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1”就是1個《意見》;“10”就是全覆蓋的組織體系、善引領的思想教育體系、加強多層次的平臺體系、科學化的制度體系、高效率的管理運行體系、可復制的標準體系、立體化的協同體系、可量化的評價體系、有特色的協商文化體系、強有力的保障體系等10大工作體系架構;“N”就是將10大工作體系架構,細化為N個具體工作項目整體推進。
按照體系化建設的設計,“十大體系”為深圳市政協搭建了履職發展的“四梁八柱”。
而體系化建設帶來的成效也實實在在看得到:按照打通政協協商與各協商渠道的銜接機制的體系化建設要求,市政協全新打造了“一起來商量”“身邊事好商量”“深聊會”等多個打通不同協商渠道的協商議政平臺,讓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真正落到實處;落實構建科學化的制度體系要求,制定修訂了48項制度,讓各項工作有了更加科學、規范的約束和指引;落實構建可復制的標準體系要求,將清單式提案工作標準推廣至全市政協系統,率先出臺立法協商工作地方標準……
以體系化建設為抓手,市政協將進一步形成覆蓋全面、引導有力、銜接順暢的協商工作新格局,運作高效、科學完整、規范標準的協商工作新機制,評價準確、氛圍濃厚、保障有力的協商工作新局面,指導市政協不斷守正創新,干出新樣子,也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多層、廣泛、制度化發展提供更多的“深圳經驗”,對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行生動又精彩的“作答”。
提得精準 督辦有力 辦出成效
81家辦理單位辦理579件提案共完成事項5564項
深圳人社部門已在貨拉拉、美團、順豐、京東、韻達、圓通等新業態頭部企業設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快遞小哥,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職業中的非深圳戶籍靈活就業人員都能自己交養老保險了;京東、順豐、跨越、德邦4家在深物流快遞企業已備案成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過去一年,深圳300多萬“三新”(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領域從業人員不斷收到“大禮包”,“三新”領域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得到了多方面的保障。
這與市政協提案的推動不無關系。去年,市總工會提出的《關于先行示范探索我市“三新”領域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模式的提案》,成為市領導陶永欣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市人力資源保障局等辦理單位認真辦理,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措施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這并非個案。推動有關部門編制《深圳市民間河長管理辦法》,更好保障民間河長發揮好作用;完成530公里非機動車道建設,明確軌道站點周邊人行道、自行車道、自行車停車設施、風雨連廊等接駁設施建設方案;深圳港實現出口作業無紙化,進口環節涉及海關業務的無紙化工作也已完成,現正進一步擴大進口提箱無紙化使用范圍……這些都是政協提案推動下取得的一個個和城市發展息息相關的成果。
數據更加直觀: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以來,市政協收到提案739件,立案579件,81家單位辦理提案,已全部辦理完畢,共完成事項5564項,平均每件提案約9.61項。這充分說明委員提案提得精準、政協督辦有力、辦理有成效。
以重點提案為例,市政協協商遴選25件重點提案和10件市、區聯動督辦提案,納入年度協商計劃。市委書記、市長等市黨政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市政協主席班子成員帶領各專門委員會和相關委員,通過視察、調研、走訪等方式開展了26場督辦協商活動,推動辦理落實。據提案辦理清單顯示,35件重點提案共有建議136條,已完成事項626項、推動開展工作406項。此外,市政協還跨年度督辦134件上一年度答復為“列入計劃擬解決或擬采納”的提案,推動了一批往年提案辦理落實。
此外,去年,市政協還積極推廣實施《深圳市政協清單式提案工作標準》(簡稱《標準》),選取福田區政協、寶安區政協為試點單位,先后召開現場會和總結會,全面推進《標準》在各區落地實施,打通提案工作“最后一公里”,在全市構建起卓有成效的提案工作體系。
“平均每件提案近10項事項的完成,意味著提案提了不白提!”有市政協委員表示,實實在在的提案辦理成效,讓委員既有成就感又有積極調研、提交提案的動力,形成了履職的良性循環。
數說成績
●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帶頭學習,開展“第一議題”學習69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4次。
●向市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38次。
●全體委員踴躍參與“書香政協”讀書活動,發言總數5萬多條、30余萬字。
●委員709人次參加專題學習培訓。
●展出“追夢百年路,奮進新時代”主題書畫精品100幅,開展“百年輝煌,與民同行”征文活動、展示優秀文章76篇。
●開展24項“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開展委員走訪、談心談話等活動200多次。
●就3個項目開展立法協商,收集意見建議500多條,形成30多條協商意見。
●選派121名政協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組建16個民主監督小組,強化民主監督實效。
●市政協領導走訪委員企業74家,掛點服務企業199家,推動解決問題255個。
●扎實推進“質量提升年”建設,高效完成62項年度重點工作。
●完善政協工作制度框架,制定修訂制度48項。
●舉行2場“一起來商量”協商活動,開展3期“身邊事好商量”協商活動,扎實開展69場“深聊會”, 舉辦11場“委員議事廳”活動,開展10場“委員講堂”活動。
●啟動第四季《深圳口述史》征編工作,圍繞科技和法治專題,精選100名深圳建設者代表,講述追夢筑夢、干事創業好故事。
●在全市建立各層級委員工作站153個。
●8700多人次委員參與履職,提交了739件提案、200多份社情民意。
●81家單位辦理立案提案579件,共完成事項5564項,平均每件提案約9.61項。
●“六個一”委員履職量化考核成績亮眼,涌現出10名優秀履職委員標兵、74名優秀履職委員。
記者:周元春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