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劍潭鄉:稻浪正翻涌,開鐮豐收忙
編輯: 周瑞德來源: 經濟晚報2021-07-23 09:56:13
編輯: 周瑞德來源: 經濟晚報2021-07-23 09:56:13
? 經濟晚報宜春訊通訊員(陳忠平、王彥)七月艷陽高照,大地如畫金黃,飛劍潭鄉殊橋村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收割機轟鳴,運輸車不停,黨員們正帶頭將一袋袋鼓鼓囊囊的稻谷搬上車,村民們捧著飽滿的早稻喜笑顏開。
“為發動群眾積極種植早稻,我們村響應國家號召,緊跟鄉里步伐,以村委會保障服務,黨員主動示范,各組小組長充分動員的方式,為村民做好起田埂、通水渠、浸種子、育秧苗等一系列種植服務工作。如今全村共計940畝早稻喜獲豐收,殊橋村樟沖合作社的有機富硒大米也再創產量高達450公斤/每畝的新成績。為搶好收獲時機,我們村貫徹‘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聘請專業收割機,動員在村黨員,配合好村民共同參與早稻收割工作。”飛劍潭鄉殊橋村書記劉勇笑著介紹。
與往屆相比,飛劍潭鄉政府在早稻種植面積廣、時間緊、難度大的多重壓力下,做好統籌規劃,推進部署工作,以高要求下硬指標、多服務強激勵的剛柔并濟方式,完美打贏今年“早稻戰”。今年全鄉早稻種植面積8700畝,精選優質種子配合高溫晴天,稻谷長勢喜人,穗多品相好,結實率較高。
群眾之事無小事,“雙搶”任務重中重。飛劍潭鄉政府為做好早稻收割工作。一是主動下村到田間了解收獲情況,根據各村實際要求,積極咨詢價格公道的收割機服務供農戶選擇;二是聯系各方銷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為村民廣開致富之路;三是引導各村黨員干部投身開鐮、帶頭翻耕,做好晚稻種植銜接準備工作;四是摸底統計本次早稻種植受災情況,以實地勘、現場查、不漏計的原則為受災農戶爭取最大化補償。
下一步飛劍潭鄉將繼續做好晚稻種植指導工作,根據群眾所反映的需求提供更科學的指導,更全面的服務,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展現為更美麗的稻浪,轉化為更充實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