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縣山區教師胡寶華援疆支教情牽阿克陶
編輯: 記者 李建軍來源: 經濟晚報2021-02-22 21:11:56
編輯: 記者 李建軍來源: 經濟晚報2021-02-22 21:11:56
? 2020年初,蓮花縣神泉中小學70后教師胡寶華千里援疆阿克陶縣阿克陶鎮學校。潛心育人獲得江西省優秀援疆教師的光榮稱號,譜寫出一曲紅燭照丹心千里援疆育人的凱歌!
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堅守講臺的動力
瘦小的身材,有神的雙眼,黝黑的面容,堅定的眼神,熱愛公益,他就是胡寶華!記者和他交流,他的善談與熱心,他的淳樸與真情讓我感受到這個援疆教師的敬業和溫情。
校長朱忠明介紹到,神泉鄉中小學位于縣城邊遠鄉鎮,離鄉政府也有20公里遠。學生多屬于留守兒童。在學校里遇到學生生病,胡寶華夫妻都會送他們去鄉醫院看病、抓藥、熬藥、送水;周末,胡寶華和妻子把貧困孩子帶到家里改善伙食;有時還購買新衣服送給生活拮據的學生穿。
“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我堅守講臺的動力,希望我的努力能讓這些山里的‘花朵’盡情綻放。”胡寶華說。”我以前在離縣城較近的學校教書,獲悉神泉中小學缺教師,我就主動申請過來,開始了親朋好友‘不被理解’的教師生涯。胡寶華告訴記者,“每每看到孩子們臉上掛滿的燦爛笑容,眼神中充滿對知識的渴望,他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為了這些孩子,我會盡我所能教給他們更多知識,走出這片山。”
陳姓學生家長評價說:“胡老師是特別有愛心的老師,我的孩子到他班上讀書,孩子進步很快。”胡寶華用心用情教書,只要是胡老師教過的地方,好口碑就開始在家長口中流轉。
(江西援疆支教教師出發)
2019年,他看到了省里下達的援疆消息,立馬就有了念頭。他在網上查閱新疆的教育狀況,他發現新疆比江西更需要教育資源,那里的孩子的教育問題更為迫切。于是對妻子說出了去援疆的想法。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他的父親塵肺三級一旦感冒,嚴重時隨時有生命危險;母親年邁體弱;兩個小孩,一個就讀一年級,一個幼兒園。如果只身前往新疆,家庭的重擔就壓在妻子身上,自己心系兩頭,怕不能安心工作。一邊是家中的主心骨,肩負著家庭的重擔;一邊是一名人民教師,一名中共黨員,面對著祖國邊疆教育的需求。他權衡再三,最終選擇了援疆支教。
把教育的火種播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是共產黨員應該做的。我要向龔全珍老阿姨學習。援疆支教的力量在胡寶華心中燃起。于是,他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家人,踏上了援疆前往阿克陶縣的路途。
情暖南疆孩子,多累點值得
胡寶華擔任阿克陶鎮學校九年級(5)班的副班主任并任教兩個班的化學。第一次進班級時就敏銳得發覺好多學生國語水平低,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部分學生課堂紀律甚憂。他通過與學生交流,發現好多學生出現了學習適應不良等問題。胡寶華就在課余時間與學生談心聊天,不厭其煩的開導、做工作。慢慢地,學生有什么悄悄話都找他說,胡寶華老師成了學生心中的“知心哥哥”。
南疆的學生因種種原因,成績很不理想,跟家鄉的教學無法比。他急在心頭,愁在眉頭,一直思索著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他一邊花大量的課余時間給孩子們輔導功課,一邊跟班聽課,認真研究這里的教育教學特點、學生學習生活特性等,主動與當地教師交流,針對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選擇和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下課后,他要為學生購買一本合適的復習資料。走遍了阿克陶縣城的書店,找不到一本輔導性很強的學習資料。就在一籌莫展之際,妻子與他通電話告訴他,可以在蓮花購買后快遞到新疆不也可以解決問題嗎?于是,妻子在蓮花縣的書店花費近2000元給胡寶華施教的兩個班共84名學生人手配備一冊《一本涂書》的學習資料。沒有想到的是,學習資料貨運到喀什又趕上疫情,為了資料能早日送至學生手中,他通過本地老師幫忙,找到專門跑喀什的的士,花費百元運費才把資料取回學校。學生高興的接過胡寶華贈送的學習資料,開心的用維語說?????????????????????(說出謝謝,我領情了)
(胡寶華輔導拜合提妮薩)
胡寶華支教的班上有個維吾爾族學生拜合提妮薩,兩歲時父母離異,拜合提妮薩從小跟著外公長大再沒見過父親。拜合提妮薩家里幾乎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但她懂事乖巧,學習成績在班級一直名列前茅。他去拜合提妮薩家訪,進入家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盞昏黃的電燈高高的懸掛在房屋的正中央,微弱的燈光映照四壁,隨著視線的慢慢適應,他打量起了屋內的陳設。只見一臺老式的黑白電視機擺放在炕上靠窗戶的角落,幾床破爛棉絮摞放在炕的另外一個對角。一個破舊的書桌擺放在門的正對面,上面堆滿了東西。看到拜合提妮薩家的實際情況,他憂心忡忡,心情十分沉重。他沒想到她的學生家還如此貧窮,如果不幫襯一把,這個孩子隨時可能輟學。他暗自下定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她渡過難關。胡寶華告訴拜合提妮薩,在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4000元資助其讀書,并告訴拜合提妮薩高中三年的生活費和以后考取大學的生活費都由他來資助,幫助她順利完成學業。為了方便學習,給她買臺燈和一些學習資料,有助于學習提高。
胡寶華工資不高,父親常年用藥,兩個小孩讀書。僅靠夫妻兩個微薄的工資日子本身就過得比較拮據。但他為了拜合提妮薩早日成才,他說:“這孩子太難了,自己少吃點,少用點,資助她的錢擠擠就出來了。關鍵是要孩子沒有后顧之憂,能夠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自己吃些苦那就值得。”愛人寧艷豪也特別支持胡寶華資助拜合提妮薩,她對胡寶華說到,我們身為人民教師就要有家國情懷就會更加桃李滿天下。胡寶華為妻子的理解特別的感動。他深知自己去援疆后,家里照顧老人、小孩的重擔壓在了她柔嫩的肩膀上,妻子不僅毫無怨言還這么支持援疆的工作。在采訪中,寧艷豪淺淺的笑道,自己為老公的選擇感到驕傲,不能拖老公的后腿。對于老公花費錢財幫助新疆的孩子,她很灑脫,說自己少花點擠擠就出來了。
(與學生建立的師生情)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胡寶華帶的班呈現出了良好的班風班貌,胡寶華溫潤和善贏得了學生的喜愛。課間,時有學生或者利用送作業的機會,或者羞澀地來到胡老師的辦公室,為老師送來一張畫,一束野花,幾顆紅棗,用他們所能想到的、所能做的最好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滿心喜愛。在胡寶華所在的班級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
1月6號,他還在為班上的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復習情況。此時父親卻住進了重癥病房。接到消息后,他很想插翅飛到父親身邊來盡孝。但為了江西省對口援助阿克陶縣教育工作,他只能堅守崗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煎熬中,終于收到妻子發來的信息“你安心工作,爸度過了危險期。”他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放假了,他帶著南疆的風沙回到家后,堅持在線上為拜合提妮薩和其他同學補數學和化學。他堅信“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他鍥而不舍的努力下拜合提妮薩和其他學生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胡寶華在上課)
援疆一年,他前后捐款近萬元,多次發動愛心人士為阿克陶鎮學校捐獻衣物、圖書……當工作組需要一名男同志凌晨4:30押運托運的行李去機場,他自告奮勇;當每次需要拎包扛物上樓、食堂搬運物品,他沖鋒在前;日日如常定時做好開關雪松中學運動場的大門。在疫情防控期間,需要送餐、打掃衛生、消毒,他積極報名參加。他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積極開展示范教學,發揮出骨干教師的示范和輻射作用。他很樂于助人,大學同學患尿毒癥做換腎手術,他號召同學捐款并帶頭捐獻1000元;初中同學患乳腺癌前后捐款700元;同事、朋友、鄰居、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只要他聽到了誰有困難,一百、兩百他從不吝嗇。這樣的捐款多的他自己都記不清了。江西援疆指揮部支教組得知胡寶華的事跡后,專題宣傳他的事跡,并授予他2020年度江西省第二批援疆優秀教師。
“馬上就要乘坐進疆的列車繼續支教生涯,既然選擇了我就要堅持,我要在有限的支教時間里,為孩子們播下一顆種子,打開一扇窗戶,我要把孩子心里的燈點亮。”胡寶華正是用他濃濃的深情,滿滿的愛意心系邊疆,用一個教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紅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