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召開第六場新冠肺炎疫情視頻新聞發布會
編輯: 喻軼濤來源: 經濟晚報2020-03-02 21:29:37
編輯: 喻軼濤來源: 經濟晚報2020-03-02 21:29:37
? 經濟晚報新余訊(胡逸佳 記者 章華)3月2日下午4時,新余市召開第六場新冠肺炎疫情視頻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余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大政治任務、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快速、有序、扎實地推進各項工作。截至2020年3月1日24時,新余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30例,累計出院病例121例,治愈率達到93.07%,居全省前列,連續11天無新增確診病例,水西衛生院臨時救治點醫務人員撤離休整,新余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悉,新余市委宣傳部通過制作防疫宣傳音頻、組織宣傳車等方式,走村入巷循環宣傳防疫形勢和知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喇叭宣傳成效顯著。從1月26日至2月27日,全市平均每天出動250多輛防疫宣傳車,組織2400多個宣傳小喇叭,在全市鄉村、城市街道循環宣傳防疫工作,使防疫形勢和知識家喻戶曉。截至目前,已累計組織動員志愿服務防疫宣傳車7460多車次,招募宣傳志愿者近10萬人次。
會上相關職能部門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
記者:作為組織部門如何關心關愛奮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答: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醫務人員,用自身的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敢于風險、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全市人民的英雄。切實關心關愛好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是激勵保障他們更好完成醫療救治工作的重要舉措。為此,前不久市里專門下發了《關于激勵關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務人員的八條政策》,圍繞生活關懷、激勵關愛、提拔使用、發現典型等方面,出臺了具體關心關愛舉措。結合組織部門職能,我們將重點落實好以下2方面政策:一是對獲得省級及以上表彰的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其配偶或子女屬市外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的,在符合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人員有關管理規定的前提下,根據現有身份、專業、崗位,按照“對口對應”原則,優先安置到我市相應的機關或事業單位。二是對獲得省級及以上表彰的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其配偶或子女不在編在崗的,可按照《新余市高層次人才配偶子女就業促進辦法》(余才辦字〔2018〕13號),優先通過綠色通道,參加事業編制考試。
記者:當前不少黨員干部長期值守,感到非常疲憊,下一步如何調整優化小區值守力量?
答:在這次嚴峻的疫情斗爭中,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踴躍參加小區疫情防控工作,沖鋒在前、頑強拼搏、默默奉獻,付出了艱辛努力,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主心骨”作用,展現出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良好精神風貌和使命擔當。我謹代表市委組織部,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隨著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向好,我們將在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的前提下,對小區工作力量進行調整和優化。一方面,繼續加強小區防控力量。前期,市委組織著眼疫情防控需要,先行安排了市審計局等8個市直單位對口幫扶防控任務較重的區域。學校教師撤離后,我們又抽調18家市直單位,采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方式,結對幫扶一些重點社區或小區。同時,縣區也安排了領導掛點、縣(區)直單位幫扶,有效加強了城市小區防控力量。近日,市委組織部又下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提升“黨建+疫情防控”工作六條》(余組字〔2020〕11號),全面推行市、縣(區)直單位掛點幫扶社區工作,推動街道力量下沉,進一步加強小區防控力量。另一方面,對值班力量進行合理調整。一是有物業的小區和單位小區,由幫扶單位安排干部帶班值守到晚上10點,10點后由物業和業主單位負責;二是沒有物業的小區,晚上10點以后,可采取居民自治、志愿服務及社會化方式解決;三是減少值班人員,保證每個小區要有1名黨員干部帶班。希望通過以上措施,既能確保完成疫情防控各項任務,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好值守人員的身心健康。
記者:請問我們對疫情防控一線志愿者都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感謝這位記者朋友對志愿服務的關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市志愿服務中心招募的疫情防控一線志愿者均為我市常年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骨干志愿者。一是為志愿者購買了保險。我們在2020年1月份由新華保險公司贈送了為期一年的保險,包括意外身故保險金額10萬元、意外殘疾保險金額10萬元、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額1萬元,目前全市已參保骨干志愿者4000人。二是我們提供了防護用品。為一線醫護人員測量體溫、理發和賓館消毒的一線志愿者均由醫院提供專業的防護措施,如防護服、手套、防護帽、口罩等。對于參與防疫卡值守、小喇叭宣傳等活動的志愿者主要是保障一次性醫用口罩,并用84消毒液和酒精對其宣傳車輛消毒。
記者:隨著疫情的積極變化,大量外出務工人員開始返程返崗,請問人社部門如何引導農民工有序返崗,同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答:據我們統計,春節前全市有10.5萬名外出農民工返鄉,隨著疫情的積極變化,務工人員陸續返崗。為引導外出務工人員有序返崗,同時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人社部門主要圍繞以下3個方面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有序返崗和市內就業。
一是發布一封信。疫情發生后人社部門針對疫情可能對務工人員外出就業帶來的影響,及時發布了《致外出務工回鄉人員和市內企業的一封信》,向務工人員和企業宣傳當前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和就業措施,引導返鄉務工人員根據疫情情況有序返崗,鼓勵市內就業創業,鼓勵企業吸納返鄉人員。
二是加強農民工流動監測。對農民工流動情況我們實行每日監測,截至3月1日,全市10.5萬返鄉農民工已有2.9萬人返崗(其中省外1.96萬人、省內縣外0.98萬人),主要流向地為廣東、浙江、福建。
三是為農民工返崗提供“點對點”服務。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在省廳的幫助下,人社部門與粵、浙、閩、蘇、滬5個沿海省市建立勞務協作機制,并及時對近期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摸底,對返崗地點相對集中的杭洲、溫州、臺州、肇慶等地務工人員,采取當地安排車輛接送和我們包車的辦法“點對點”輸送,目前縣區人社部門通過組織12批(17輛)共355名農民工返崗復工,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務工就業兩不誤。
四是加強市內企業與返鄉人員對接。及時將我市復工企業的招聘信息通過新聞媒體廣泛發布,并組織鄉鎮、村委推送到返鄉人員手中,同時利用騰訊服務業務篩選合適人群以微信朋友圈形式推送《致外出務工回鄉人員的一封信》和市內企業用工信息。
記者:目前我市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請問人社部門如何幫助復工企業解決用工問題?
答:隨著我市疫情防控形勢的積極向好,我市企業都在按照有關程序申請復工復產。由于疫情影響,許多企業復工后面臨員工返崗難、現場招聘不允許等困難,對此人社部門責無旁貸,積極想辦法做好企業用工服務工作。
一是及時發布企業復工信息。企業開始復工后每天收集市內企業復工信息并在網站、微信上發布,引導員工有序返崗和求職人員針對性應聘。截至3月1日,全市已有284家企業復工,復工率37.6%,員工返崗率72.46%(包括新鋼等正常生產企業)。
結合企業復工情況調查,及時收集企業缺工情況和需要人社部門幫助解決的問題,能夠協調解決的(比如部分企業防疫物資短缺、員工返崗通行難),及時協調解決。對新投入生產防疫物資(口罩、消毒液)的企業,在加大信息發布密度的同時,要求所在園區動員周邊村民應聘,保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用工需求。
二是開展網上就業招聘。疫情發生后,全市人社部門利用“新余就業創業網上服務平臺”和“新余人才招聘網”兩個就業服務平臺,將所有大型現場招聘會和日常室內招聘會均轉為網上招聘,鼓勵求職人員和企業通過網上渠道直接求職和招人。2月26日-3月1日,專門舉辦了“新余市復工企業網絡就業招聘會,118家企業提供崗位6669個,有1205名求職者通過線上參與應聘,達成就業估計目前350人。針對疫情期間企業多渠道招聘需求和求職人員便捷求職需求,正在開發“新余人社”微信公眾號線上人力資源市場,積極為求職人員和用工企業搭建方便、快捷的用工服務平臺。
疫情結束后,將立即組織開展各類現場就業招聘會,恢復日常招聘會,并開展送崗下鄉活動,解決企業用工需求。
三是建立重點企業專人聯系對接機制。對市內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配送重點企業,人社部門正在與發改、工信等部門聯系協調,擬建立專人聯系對接服務機制,通過本地挖潛、余缺調劑、組織見習、協調大學實習生等措施,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在做好外出務工回鄉人員調查摸底基礎上,對愿意留在本市就業的務工人員,根據其就業意向通過手機運營商精準推送企業用工信息。
四是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企業用工作用。對重點缺工企業,已落實5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重點對接,人社局有領導和工作人員負責協調,力爭通過政府與市場相結合方式幫助重點企業解決用工問題。
對需要鄉鎮、村委介紹就業的企業,人社部門和就業機構積極協助聯系鄉鎮人社所負責同志,鼓勵企業直接對接鄉鎮,采取獎勵的辦法招人。
記者:對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和穩定企業崗位,我市有何扶持政策?
答:穩就業、保用工、促發展是當前各級人社部門一項重要而緊迫的工作。從中央到省市各級政府都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應對。市人社局在積極落實上級政策的同時,為更加精準地做好我市的穩就業工作,起草了《關于做好當前就業穩定和企業穩崗工作的通知》,即將以防控指揮部名義下發。主要目的是從促進城鄉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保障市內企業用工需求、組織富余勞動力外出就業、幫助重點群體解決就業、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等方面,確保城鄉勞動力實現市內市外就業和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主要政策在個人就業方面有勞務輸出包車補貼、農民工自主創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開發、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貼、參保失業人員失業補助金等政策;在扶持企業穩崗方面有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疫情防控期間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重點生產、配送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企業員工培訓補貼、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條件、企業吸納見習補貼等政策。